古诗词网

先生曰不然,人心尽如此。

陶澍清代〕《王汉衢明府自题抚琴图云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盖唐人抚琴句也为赋一诗

治国如张琴,此中有精理。安弦操缦间,不偏而不倚。

中声本在心,其妙应以指。先生操元音,志山复志水。

一弹再弹时,半松半篁里。能令劳者息,能令疲者起。

人言先生琴,古调非今比。先生曰不然,人心尽如此。

但令心和平,道也通乎技。云山高峨峨,烟树清瀰瀰。

何当鼓天风,一洗筝琵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先生不然人心如此

先生 xiān shēng
(1).始生子,犹言头生。《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朱熹 集传:“先生,首生也。”
(2).父兄。《仪礼·有司》:“其先生之脀,折胁一。” 郑玄 注:“先生,长兄弟。”《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饌。”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先生,谓父兄。”
(3).年长有学问的人。《孟子·告子下》:“ 宋牼 将之 楚 , 孟子 遇於 石丘 ,曰:‘先生将何之?’” 赵岐 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战国策·齐策三》:“ 孟尝君 讌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闕者。’” 姚宏 注:“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 宋 叶适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精义择语,类先生长者之法言。”
(4).称老师。《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 孔颖达 疏:“先生,师也。”《庄子·应帝王》:“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 宋 曾巩 《太原王氏墓志铭》:“夫人姓 王 氏……为人明识强记,博览图籍,子孙受学,皆自为先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端本堂》:“太子授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褻狎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我的确当过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并没有忘记我是学生出身。”
(5).称先祖。 元 耶律楚材 《赠辽西李郡王》诗:“我本 东丹 八叶花,先生贤祖相林牙。”
(6).称致仕者。《仪礼·士相见礼》:“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见。” 郑玄 注:“先生,致仕者也。”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先生君子》:“盖卿大夫之已致仕者为先生,未致仕者为君子。”
(7).文人学者的通称。可自称,亦可称人。《史记·三代世表补》:“ 张夫子 问 褚先生 。” 司马贞 索隐:“ 褚先生 名 少孙 。”此为 褚少孙 自称先生。《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 玄晏先生 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 李善 注:“ 謐 自序曰:‘始志乎学而自号 玄晏先生 ’……先生,学人之通称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先生糠秕流俗,超然独远。”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今先生多教人吏事,所未諭也。”
(8).称道士。 唐 殷尧藩 《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却説这 西伯侯 ,与先生(指道士 云中子 )相别。”《水浒传》第十五回:“只见一个庄客报説:‘门前有个先生要见 保正 化斋粮。’”
(9).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 ﹞以相人説 韩信 曰:‘僕尝受相人之术。’ 韩信 曰:‘先生相人如何?’”《南史·吉士瞻传》:“﹝ 士瞻 ﹞年逾四十,忽忽不得志,乃就 江陵 卜者 王先生 计禄命。”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诊脉。”《负曝闲谈》第二九回:“这时候 顺林 已经回来了,便上前斟过一巡酒,先生在门外拉动胡琴, 顺林 唱了一折‘桑园会’的青衫子,大家喝采。”
(10).称妓女。《文明小史》第十九回:“ 上海 妓女,都是称先生的。”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清客是‘介于相公与先生之间的人物。’”原注:“先生,是 上海 长三堂子里的先生。”
(11).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情况调查记》:“各行都设有‘先生’,由工人互相推举,负责文书和对外交涉。”
(12).妻称丈夫。 汉 刘向 《列女传·楚于陵妻》:“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13).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14).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解放日报》1986.6.12:“ 欧洲 足球先生、法国队的 普拉蒂尼 在与匈牙利队的比赛中飞身抢球。”  ——《漢語大詞典》
曰 yuē《國語辭典》

曰 [ yuē ]

  1. 说。用于文言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2. 称为、叫做。用于文言文。《书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1.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文选·张衡·东京赋》:「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不然 bù rán
(1).不合理;不对。《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朱熹 集传:“女之出言皆不合理,为谋又不久远。” 唐 柳宗元 《封建论》:“或者又以为:‘ 殷 周 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復议也。’是大不然。”
(2).不如此,不是这样。《论语·八佾》:“ 王孙贾 问曰:‘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 邢昺 疏:“然,如此也。言我则不如世俗之言也。” 唐 韩愈 《短灯檠歌》:“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今有了本钱,自该还他去,有何可説?谁知狠人心性,却又不然。” 杨朔 《百花山》:“ 梁振江 却头一个参军。应该说是有觉悟吧,可又不然。在班里他跟谁都不合群。”
(3).不虞;意外。《墨子·辞过》:“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 孙诒让 间诂:“不然,谓非常之变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发 巴 蜀 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币,卫使者不然。”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不然之变也。”
(4).不许可。《左传·成公二年》:“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杜预 注:“不见许。”
(5).不以为是。《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虽是心里好生不然,却不能制得他,没奈他何。” 吴梦起 《兄弟俩》:“你看你这个人,哥儿俩为了小小不然的事,他还能记恨你一辈子?”
(6).不敬,不从命。然,通“ 戁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征伐以讨其不然。” 杜预 注:“不然,不用命。” 杨伯峻 注:“然读为戁……讨其不然亦犹 宣 二年《传》之‘伐不敬’。”按,《说文·心部》:“戁,敬也。”
(7).难道;不成。 宋 辛弃疾 《浣溪沙·种梅菊》词:“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不然唤近酒边来。” 张相 释:“言难道唤他过来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却落后了戏彩斑衣!”
(8).连词。相当于“否则”。《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不然,余何私於 卫侯 ?” 唐 陈标 《僧院牡丹》诗:“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种莲花。”《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 赵大爷 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漢語大詞典》
人心 rén xīn
(1).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宋 梅尧臣 《送怀倅李太傅》诗:“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清 姚鼐 《仪郑堂记》:“自 郑 王 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簿以分。”
(2).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如:这个没有人心的家伙。
(3).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之已发者也。”《红楼梦》第九十回:“这么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如此 rú cǐ
这样。《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