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暂时光景,转身休、百岁如弹。

丘处机宋代〕《上丹霄 答陇州防御裴满镇国

厌尘劳,抛家计,慕清闲。向物外、观照人间。须臾变灭,蜃楼歌侧海涛翻。暂时光景,转身休、百岁如弹。掀天富,倾城丽,过人勇,彻心奸。尽逐境、颠倒循环。纷纷醉梦,往来争夺苦摧残。不如闻早,伴烟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暂时光景转身百岁

暂时(暫時)zàn shí
一时,短时间。 南朝 梁 费昶 《秋夜凉风起》诗:“红颜本暂时,君还詎相及。”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古之兼官,多是暂时摄领。”《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这衣服小弟暂时借穿,回时依旧纳还。”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西线暂时沉寂,激烈的炮战移到 常高山 那面。”  ——《漢語大詞典》
光景 guāng jǐng
(1).阳光。《楚辞·九章·惜往日》:“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洪兴祖 补注:“《説文》云:景,光也。” 南朝 梁 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光景斜 汉 宫,横桥照彩虹。” 宋 王安石 《白云》诗:“愿回 羲和 借光景,常使秀色留檐边。”
(2).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 孔子 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
(3).光辉;光亮。《西京杂记》卷一:“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晋书·刘元海载记》:“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鷄子,光景非常。” 宋 王安石 《四皓》诗:“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4).光阴;时光。 南朝 梁 沈约 《休沐寄怀》诗:“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 唐 李白 《相逢行》:“光景不待人,须臾成髮丝。”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一:“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 明 邵圭洁 《谒金门》词:“酌酒赋诗俱未得,浪将光景掷。” 茅盾 《子夜》七:“在愉快的应酬谈笑中,他这顿午饭,照例要化去一小时光景。”
(5).犹言日子,指生命或生活。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扫露明轩》:“ 王施 避 巢 寇,入 天台山 ,主人 贺理 ,给以牛粥。 施 谢曰:‘公乃命司,延我光景,当为扫露明轩,永为下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我年已衰迈,岂还有取乐好色之意?但老而无子,后边光景难堪。”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严肃,对过光景来说,是很好的品质。”
(6).风光;景象。 南朝 梁 萧纲 《艳歌篇十八韵》:“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明 宋濂 《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自 唐 季以来,海田屡化,独繁华之如故,庆光景之常新。”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只有如此, 匈奴 与汉人才能享受到‘边城晏闭,牛羊遍野’的太平光景。”
(7).情况;景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女子心下着忙,叫老妈打听家里母亲光景。”《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从前挨着,只望病好,而今看这光景,病是不得好了。” 朱自清 《背影》:“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8).敬称。犹光仪。 南朝 宋 鲍照 《送从弟道秀别》诗:“悲思恋光景,密念盈岁时。”《宋书·符瑞志上》:“ 吕尚 钓於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於斯。’”
(9).希望;苗头。《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大卿 见説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素梅 道:‘如此甚好,但愿得就是他,这场喜比天还大。’ 龙香 道:‘我也巴不得如此,看来像是有些光景的。’”
(10).犹言模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莫妈 也见 双荷 年长,光景妖嬈,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他在腰里掏出两个京钱来,买了一个烧饼,在那里撕着吃,细细咀嚼,象很有味的光景。”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他又是个有钱的光景,对穷人板脸孔,是常事,笑眯眯,就有些蹊跷。”
(11).上下,左右。《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人姓 华 名 忠 ,年纪五十岁光景。” 罗洪 《践踏的喜悦》:“把房门开到半尺光景,伸长脖子,细细谛听着。”
(12).大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臺还説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无非是要求我对藩臺去代他求情。” 茅盾 《林家铺子》二:“看她那股扭起了一对瘪嘴唇的劲儿,光景是钱不到手就一定不肯走。”
(1).光影。景,同“ 影 ”。 宋 储泳 《祛疑说·鬼神之理》:“或见光景,或闻音声,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者,气或而有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俞园假山》:“夜月下照,光景零乱。”
(2).喻虚幻不实之物。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 孟子 言良知, 文成 恐人将此知作光景玩弄,走入玄虚,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  ——《漢語大詞典》
转身(轉身)zhuǎn shēn
(1).转动身体,改变面对着的方向。 南朝 陈后主 《舞媚娘》诗之三:“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 唐 韩偓 《复偶见三绝》之一:“别易会难长自叹,转身应把泪珠弹。” 杨朔 《英雄时代》:“她转身一看,一个同志埋到土里。”
(2).动身回转。《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在 侯 家后又胡混了两个多月,方才自己一个人转身到 上海 。”
(3).寡妇改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説那 刘大娘子 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过日,父亲 王老员外 劝他转身,大娘子説道:‘不要説起三年之久,也须到小祥之后。’父亲应允自去。”《何典》第四回:“老话头:臭寡妇不如香嫁人。但是人家花烛夫妻,还常常千拣万拣拣着了头珠瞎眼。若是晚转身,越发不好拣精拣肥。”
(4).去世。 明 李贽 《又与周友山书》:“至于转身之后,或遂为登临之会,或遂为读书之所,或遂为瓦砾之场,则非智者所能逆为之图矣。”  ——《漢語大詞典》
休 xiū/xǔ《國語辭典》

休 [ xiū ]

  1. 歇息。如:「休養」、「休憩」。《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息。」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者休於樹。」
  2. 停歇、終止。如:「休會」、「休學」。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蕭·香冷金猊〉詞:「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水滸傳·第五一回》:「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3. 辭退官職、工作。如:「退休」。唐·杜甫〈旅夜書懷〉詩:「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唐·白居易〈自問〉詩:「宦途氣味已諳盡,五十不休何日休?」
  4. 丈夫主動向妻子解除婚約。《水滸傳·第八回》:「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汙,如何把我休了?」《紅樓夢·第六八回》:「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
  5. 喜悅、快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休。」《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休戚與我均,何所避?」
  1. 不要、不可。如:「休想」、「休問」。唐·杜甫〈戲贈友〉詩二首之二:「勸君休歎恨,未必不為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
  1. 美好。如:「休兆」、「休德」。唐·柳宗元〈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累仕所至,必有休聲。」
  1. 福祿、吉慶。《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以禮承天之休。」《戰國策·魏策四》:「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2. 姓。漢封楚元王之子為休侯,後以邑為氏。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罷」、「了」。宋·李清照〈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詞:「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宋·呂勝己〈南鄉子·斗笠棹扁舟〉詞:「笑道漁翁太拙休。」

休 [ xiǔ ]

  1. 參見「休屠 」條。

休 [ xǔ ]

  1. 使溫暖。《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蹙於腦而休於氣。」通「煦」。
  2. 發出痛念、憐惜的聲音。《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三國志·卷十四·魏書·蔣濟傳》:「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百岁(百歲)bǎi suì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弹 ( 彈 ) dàn/tán
弹 [ dàn ]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弹 [ tán ]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