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临修水阳,蓬门入深竹。
君颜削寒冰,君心抱坚玉。自甘正谏黜,不受公议辱。
请言会面初,遭艰守穷屋。屋临修水阳,蓬门入深竹。
伯季止三人,群书聚头读。野夫学孟郊,苦吟中夜哭。
公达学伊尹,经济饱胸腹。君乃学扬雄,草玄明倚伏。
遂兼孔氏易,极变悟神速。亭亭出林材,濯春千丈绿。
我愿从之游,旦暮同饮餗。忠规日有益,文彩观郁郁。
不肖俄遭谗,逃形入空谷。诸君释服起,为贫苟微禄。
君来宣城幕,众谓得杜牧。我适游昭亭,林中骑白鹿。
时趋资深堂,遇君亦休沐。饮酣河汉低,谈高鬼神肃。
出处二三年,于焉失羁束。一别几何时,离群念幽独。
野夫今郎官,佐郡驰朱毂。公达遽不幸,高名收鬼录。
君昔居谏省,上方容启沃。忽分江夏符,善教苏弊俗。
众饥发仓赈,卖丁与金赎。载歌奇章公,间运始来复。
顾我最飘零,尘网自投足。遐趋僻小郡,势若羝羊触。
道出贤侯藩,菁莪闻乐育。况当黄鹤楼,晴江春扑扑。
美人卷红绡,笛奏梅花曲。龙行水底吟,云在山头宿。
酩酊安敢辞,念此龄运促。君名方显显,我困已碌碌。
一为涸辙鱼,一作秋空鹄。愁来如江河,篑障不可筑。
聊书感怀篇,泪下遂盈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屋 wū《國語辭典》
屋 [ wū ]
名- 房舍。如:「茅屋」、「住屋」、「房屋」。
- 房间。如:「这屋子光线充足。」
- 车盖。《文选·张衡·东京赋》:「輹弩重旃,朱旄青屋。」《辽史·卷五五·仪卫志一》:「平头辇,常行用之。制如逍遥,无屋。」
- 帐幕。《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墨子·节葬下》:「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通「幄」。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 到,来:光~。莅~。亲~。
- 遭遇,碰到:~时。面~。
-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 姓。
修 xiū《國語辭典》
修 [ xiū ]
动- 装扮、装饰。如:「修饰」。《楚辞·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唐·李中〈春闺辞〉二首之一:「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 整治、修理,使恢复、合用。如:「整修」、「维修」。《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家里有几件乐器坏了,要借重老爹修一修。」
- 建造、兴建。如:「修水库」、「修筑道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
- 涵养、锻炼。如:「修身养性」、「修心」。《文选·陆机·五等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 学习、研究。如:「自修」、「进修」。《韩非子·五蠹》:「今修文学,习言谈。」
- 著述、撰写。如:「修史」。《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修易序书,制作春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修书累纸,意寄殷勤。」
- 削、剪。如:「修指甲」、「修铅笔」。
- 长、高、远。如:「修长」。宋·苏轼〈满江红·东武南城〉词:「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 善、美好。唐·韩愈〈进学解〉:「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 有贤德的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 姓。如晋代有修肃。
水阳(水陽)shuǐ yáng
水的北面。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赩赫山顶,炤燎水阳。” ——《漢語大詞典》
蓬门(蓬門)péng mén
以蓬草为门。指贫寒之家。《宋书·袁顗传》:“紆金拖玉,改观蓬门。” 唐 杜甫 《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水浒后传》第三九回:“只恐蓬门陋质,难以相副。” ——《漢語大詞典》
入深 rù shēn
犹深入。《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漢語大詞典》
竹 zhú《國語辭典》
竹 [ zhú ]
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
-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简册。如:「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
-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