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前王遗制久已泯,钱氏世宝犹无亏。

宋濂明代〕《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并序)

皇帝即位之二年,大将军帅师取燕都,西北州郡,次第皆
平。
越明年冬,上将郊祀天地,大告武成,念开国诸臣劳烈,
锡以铁券,以申带砺之誓。
下礼官议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时尝赐。
钱武肃王十五世孙尚德实宝藏之。
”上遣使者即其家访焉。
尚德奉诏椟券及五王遗像上之。
上御外朝观之,敕省臣宴于仪曹。
已而尚德思东归,命还其券与像,以礼敦遣。
钱氏宝有此券已五百载。
宋淳化中,杭守臣尝连玉册进之。
元丰五年,又进之。
宋季兵乱,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
元至顺二年,渔人获之,售于尚德之父世珪,迄今而尚德
又进之。
是尝三登天子之庭,其间或显或晦,虽若类灵物诃护,亦
其子孙之多贤,能保守而弗坠也。
尚德字允一,天台人。
大明天子开鸿基,雄兵百万皆虎貔。
东征西讨十余载,变化不异云雷随。
功成治定四海一,剖券分符恩泽施。
前王遗制久已泯,钱氏世宝犹无亏。
天使持书往征取,有翁橐负来丹墀。
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韬籍重重披。
精铁锻成大逾瓦,中突傍偃形如箕。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谁瑕疵。
凿窾填金文绚烂,笔画方整蟠蛟螭。
誓辞三百有余字,河山带砺无嫌疑。
继陈五王有真像,仿佛犹是唐冠衣。
腰围白玉金作跂,吻角左右分三髭。
重瞳回光屡下照,笑语逾觉天颜怡。
便敕大官给珍馔,上尊法酒浇琼卮。
忆初唐纲既解纽,恣舞鳝号狐狸。
斗牛王气果凌厉,豫章占术元非欺。
八都健卒猛如虎,指挥不异驱婴儿。
罗平鸟图骋怪幻,内黄外白跳狂痴。
龙剑一挥赴水死,大勋星日同照垂。
因兹锡券代牲歃,彭城开府如三司。
衣锦城空嘉树老,共守尚有三楼危。
淳化元丰两进入,龙光曾受天王知。
炎精讫录九鼎沸,一旦失去官河糜。
岂伊神物欲变化,相逐雷剑为龙飞。
孰知渔者一举网,所获非鳖还非龟。
终然鬼物所诃护,不使光彩埋荒陂。
泥涂沙砾幸免累,宝玉大弓欣有归。
我知天意实有在,武肃弘烈何堪微。
八州生灵数百万,拔出水火行中逵。
子孙食报岂终极,政如稼穑随年肥。
高牙大纛入黄阁,金章盭绶趋彤闱。
不知堆床定几笏,但见肘印悬累累。
七世珥貂未足拟,一门三戟终前衰。
况翁文采烂五色,嗜古不管头如丝。
秦淮呼酒话离别,远盼官舸如星驰。
于时同云幂四野,势欲酿雪增寒威。
行行若过表忠观,好剔苍藓看残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前王遗制久已钱氏世宝无亏

前王 qián wáng
(1).已故帝王;先王。《诗·周颂·烈文》:“於乎前王不忘。” 毛 传:“前王, 武王 也。”《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朱熹 集注:“欲其有以躡先王之遗跡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 唐玄宗 《平胡》诗:“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2).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周礼·秋官·大司寇》:“及纳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 贾公彦 疏:“前王谓步行在王前,为道引也。”  ——《漢語大詞典》
遗制(遺製)yí zhì
亦作“ 遗製 ”。
(1).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孔子家语·观周》:“今 孔子 将适 周 ,观先王之遗制。”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备威仪,助郊祭, 高祖 太宗 之遗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緇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减去食羊钱,盖其遗制。”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孰察诸刊剥水火之遗製,孰恤乎竖穉曲直之所宜。”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楔子:“但此遗制若采一夫一妇制的观点则断难说明。”
(2).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陈书·儒林传·张讥》:“ 讥 幼丧母,有错綵经帕,即母之遗製。”《南史》作“遗制”。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虽层宇落构,而遗製岿然。”
(3).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琵琶圆体修劲而小,号曰‘秦汉子’,盖絃鼗之遗製。”《辽史·仪卫志一》:“ 辽国 自 太宗 入 晋 之后,皇帝与南班 汉 官用 汉 服……其 汉 服即 五代 、 晋 之遗制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后世言天文之家,如 洛下閎 、 鲜于 妄人辈,述其遗制,营之度之,而作浑天仪,歷家推步,无越此器。”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官民皆带帽,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 唐 《玄怪録》载 岑顺 事,可见当时象棋遗製。”
(4).犹遗诏。《旧唐书·褚遂良传》:“ 神龙 元年, 则天 遗制復 遂良 及 韩瑗 爵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兀欲 宣 德光 遗制曰:‘ 永康王 , 大圣皇帝 之嫡孙, 人皇王 之长子,可於 中京 即皇帝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遗制。”
(5).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汉艺文志》兵书,称《黄帝》《风后》,不下十餘种,安知非先 秦 遗製,后世易名以为《阴符》乎?”  ——《漢語大詞典》
久已 jiǔ yǐ
早就。 清 恽敬 《与宋于廷书》:“迨正月垂尽,因雨霽赴江干,旌旆久已东发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原来姑娘被 张金凤 一席话,把他久已付之度外的一肚子事由儿,给提起魂儿来,一时摆佈不开了。”如:这件事我久已忘了。  ——《漢語大詞典》
泯 mǐn《國語辭典》

泯 [ mǐn ]

  1. 消除、消灭。如:「泯灭」、「泯没」。唐·杜甫〈赠郑十八〉诗:「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
钱氏(钱氏)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远追钱氏馀,近吊祖侯躅。  ——《骈字类编》
世宝(世寶)shì bǎo
世代相传的珍宝。《三国志·魏志·张臶传》:“古皇圣帝所未尝蒙,实 有魏 之禎命,东序之世宝。”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无亏(無虧)wú kuī
(1).没有欠缺;没有损害。《楚辞·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朱熹 集注:“无亏,保守志行无损缺也。”《旧唐书·懿宗纪》:“赐 卢简方 詔曰:‘……切令大节无亏,勿使前功併弃。’”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凡人许己,务在得中,但士行无亏,不必太苦。”
(2).不输;不差。《南史·陆厥传》:“ 厥 与 约 书曰:‘…… 孟坚 精正,《咏史》无亏於东主; 平子 恢富,《羽猎》不累於凭虚。’”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之文﹞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虽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多让。”
(3).没有减少或损失。《庄子·齐物论》“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 晋 郭象 注:“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絃,虽有繁手,遗声多矣……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 昭文 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 昭文 之不鼓琴也。” 宋 苏轼 《瓶笙》诗:“缾中宫商自相賡, 昭文 无亏亦无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