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乾隆清代〕《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巾流嵽嶫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
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
青雀黄龙尽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樯远近挂红灯,照入江天星点赤。
髯翁醉醒风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
信耶非耶漫强明,律中要使鬼神惊。
六百年来人莫识,我偶拈庚答风物。
滥觞远忆巴岷山,土鼓云门拳石顽,
清赏凭高兴未已,烹茶更试中泠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平生不戒游览西浮东观

平生 píng shēng
(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 杜甫 《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周立波 《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 赵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不戒
宋书何承天传兵强而敌不戒国富而民不劳  ——《韵府拾遗 卦韵》
游览(遊覧)yóu lǎn
见“ 游览 ”。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西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 失路乃西浮,非狂亦东走。
    先秦 屈原 九章 其三 哀郢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唐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 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  ——《骈字类编》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洛 luò《國語辭典》

    洛 [ luò ]

    1. 參見「洛水 」條。
    2. 大陸地區洛陽的簡稱。
    3. 姓。如明代有洛忠。
    东观(東觀)dōng guān
    (1). 东汉 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2).称宫中藏书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 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 清 钱谦益 《〈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真伪,东观输其博,南宫逊其精。”  ——《漢語大詞典》
    海 hǎi《國語辭典》

    海 [ hǎi ]

    1. 地球上邻接大陆而小于洋的水域。如:「南海」、「黄海」、「地中海」。
    2. 海水。《汉书·卷四九·鼌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3. 内陆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中南海」。
    4. 积聚众广的人或物。如:「棉海」、「人海」、「火海」、「花海」。
    5. 领域、渊薮。如:「苦海无边」、「学海无涯」。宋·陆游〈休日感兴〉诗:「宦海风波实饱经,久将人世寄邮亭。」
    6. 荒远之地。《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汉·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
    7. 较宽大的器皿。如:「茶海」、「酒海」。
    8. 姓。如金代有海里。
    1. 巨大的。如:「海派」、「海量」、「海口」。
    1. 任意的、漫无目标的。《红楼梦·第七回》:「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 惯了。」《海上花列传·第九回》:「阿珠、阿金大都跟著海骂。莲生气得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
    2. 狠狠的、严重的。如:「他严重怠工,所以被老板海刮了一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