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却见来时路,轘辕云外关。

乾隆清代〕《少林寺作

少林干载寺,少室一房山。
禅悦偶重叩,秋岩此乍攀。
树姿纷绮绣,涧响静潺湲。
却见来时路,轘辕云外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时路轘辕云外

却 ( 卻 ) què
却 [ què ]
  1.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2. 退还,不受:盛情难~。
  3.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4. 去掉:失~。了(liǎo)~。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时路(時路)shí lù
(1).世路,世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五:“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2).当代。 晋 左思 《悼离赠妹》诗之一:“光曜邦族,名驰时路。”
(3).即玉路。天子所乘之车。路,同“ 輅 ”。《宋书·乐志四》:“时路建大麾,云旗翳紫虚。”参见“ 玉路 ”。  ——《漢語大詞典》
轘辕(轘轅)huán yuán
(1).盘旋往还。形容道路环曲。《管子·地图》:“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都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 尹知章 注:“谓路形若辕,而又轘曲。 緱氏 东南有 轘辕道 是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对雪十韵》:“欺贫冻蓬蓽,增险想轘辕。”
(2).山名,关口名。在 河南 。因山路有十二曲,盘旋往还得名。《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使侯出诸 轘辕 。” 杨伯峻 注:“ 轘辕 ,山名,在 河南 登封县 西北三十里,又跨 巩县 西南。险道也。” 隋 江总 《南还寻草市宅》诗:“红颜辞 巩洛 ,白首入 轘辕 。” 金 元好问 《秋望赋》:“瞻彼 轘辕 ,西走 汉 京。”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王公守国天设险, 崤函 、 轘辕 自古崇。”  ——《漢語大詞典》
云外(雲外)yún wài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漢語大詞典》
关 ( 關 ) guān
关 [ guān ]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
  2. 拘禁:~押。~禁。
  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
  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
  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
  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
  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
  8.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