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忽相逢缟袂绡裳。

乔吉元代〕《水仙子·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相逢缟袂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1.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1.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1.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相逢 xiāng féng
彼此遇见;会见。 汉 张衡 《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及去事戎轡,相逢宴军伶。” 宋 王易简 《水龙吟》词:“看明璫素袜,相逢憔悴,当应被,薰风误。”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举世无知音,今夕相逢,岂天假真缘耶。”  ——《漢語大詞典》
缟袂(縞袂)gǎo mèi
白衣。亦借喻白色花卉。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之一:“月黑林间逢縞袂, 霸陵 醉尉误谁何。” 明 高启 《幻住精舍寻梅》诗:“关山梦别今五年,縞袂谁家月中见。” 清 赵翼 《种梅图》诗:“公子裼裘来,美人縞袂迎。”《红楼梦》第三七回:“月窟仙人缝縞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漢語大詞典》
绡 ( 綃 ) xiāo
绡 [ xiāo ]
  1. 生丝。
  2. 生丝织物:~头(古代束发的头巾)。
裳 cháng/shang《國語辭典》

裳 [ cháng ]

  1. 古代下身穿的衣服称为「裳」。即裙子。《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汉·毛亨·传:「上曰衣,下曰裳。」

裳 [ ​shāng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