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得仁
论语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骈字类编》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怨 yuàn《國語辭典》
怨 [ yuàn ]
动- 责备、怪罪、痛恨。如:「怨天尤人」、「任劳任怨」。《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 仇恨。如:「结怨」、「宿怨」、「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不满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妇」、「怨声载道」。唐·白居易〈杨柳枝二十二韵〉:「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怨 [ yuān ]
- (一)之又音。
顺道(順道)shùn dào
(1).谓趁势加以引导。《逸周书·小开武》:“ 周公 拜手稽首曰:‘在我 文 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戒视七顺,顺道九纪。’”《国语·楚语下》:“又能上下説於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於 楚国 。”
(2).顺从道义;遵循规律。《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淮南子·兵略训》:“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鬭。”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黄莲》:“鸿飞以仪,顺道则利。”
(3).顺路。 明 李贽 《又与从吾书》:“闻 霍丘 有高中门生,便一往贺,顺道至此,慰我渴怀,然后赴京,不亦可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次日, 继之 先到藩署谢委,又到督辕禀知、禀谢,顺道到各处谢寿。”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三年后他因访书去 浙江 ,还顺道到 澉浦 访旧。”
(4).顺着河道。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张吕二公文论》:“夫决水於 江 、 河 、 淮 、海也,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 ——《漢語大詞典》
(2).顺从道义;遵循规律。《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淮南子·兵略训》:“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鬭。”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黄莲》:“鸿飞以仪,顺道则利。”
(3).顺路。 明 李贽 《又与从吾书》:“闻 霍丘 有高中门生,便一往贺,顺道至此,慰我渴怀,然后赴京,不亦可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次日, 继之 先到藩署谢委,又到督辕禀知、禀谢,顺道到各处谢寿。”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三年后他因访书去 浙江 ,还顺道到 澉浦 访旧。”
(4).顺着河道。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张吕二公文论》:“夫决水於 江 、 河 、 淮 、海也,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名-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何惜
李白诗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衣杜甫诗系舟何惜片时程 ——《韵府拾遗 陌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