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古人罔极,今我不爽。

曹摅魏晋〕《答赵景猷诗

季耿惟末,孟冬之初。大火颓流,日月其除。嗟我怀人,离群索居。

山谷乖错,飞沈异涂。与尔同代,光景永殊。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出门仿佯,陟彼城隅。俯察绿水,仰瞻天衢。雍雍和雁,偏偏游凫。

感物兴怀,愤思郁纡。

修夜悠悠,寂寂闲处。情在心想,中宵寤语。有鸟自南,寄声谢汝。

飞鸟难期,徒独延伫。

精诚之至。崩城陨霜。韩凡丹青。化为鸳鸯。止必交颈。

飞必双翔。愿言与汝。携手同行。情若比目。离如参商,遗梦想象。

仿佛晖光。中心郁滞。伊怀永伤。

素秋授终,玄节敬御。逝将离征,我整我车。命彼仆夫,驾言北徂。

告别津裔,执手歧路。泛舟中流,□□载溯。临河叹逝,眷眷长顾。

越登关阻,逾历山川。峻阜隆崇,流水泉泫。旷野冥莽,修涂泯绵。

鸟鸣雍雍,木落缤翩。薄寒吹凄,微风交旋。惟时怆尔,悼物恻然。

远思遥奕,近念因悁。良夜弗寐,嘉肴弗餐。停驾踟蹰,进路槃桓。

心亦何为,顾怀所安。嗟行伊久,慨其永叹。气感异类,诚发心肝。

离禽赴衡,偏鸟鸣轩。思如寻萦,莫知其端。

古人罔极,今我不爽。愿言所钦,唯子靡两。情存口咏,心意目想。

形游神还,身去意往。伫立不见,瞻望佛仿。婉娈西路,遗忧养养。

人则惟旧,我好惟新。一日之隔,悠若三春。矧乃于别,越兼二旬。

薄暮愁予,思亦终晨。耿耿不寐,媚兹良人。今也亡此,谁与独勤。

夕宿路麋,朝发泽滨。良驷蹀足,轻车结轮。

替脱俯仰,荏冉时驰。秋来冬及,节变岁移。蓁蓁之叶,漂然去枝。

蔽芾丰草,殒其黄萎。无生不化,我心匪亏。眷眷屈生,哀彼乖离。

迟迟杨子,哭此路歧。缱绻之情,鄙我人斯。达者无累,内顾何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古人罔极不爽

古人 gǔ rén
(1).古时的人。《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 汉 班昭 《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唐 韩愈 《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 颜师古 注:“古人谓先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 张师厚 久已死,今年 子立 復为古人,哀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兄 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 汪原放 君已经成了古人了。”
(3).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 广东 马坝 人、 湖北 长阳 人和 山西 丁村 人等。  ——《漢語大詞典》
罔极(罔極)wǎng jí
(1).无穷尽。《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 郑玄 笺:“人相视无有极时,终必与女相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受命於穆清,流泽罔极。”《汉书·董仲舒传》:“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 颜师古 注:“罔亦无也。极,尽也。”《晋书·成公绥传》:“何滋育之罔极兮,伟造化之至神。”
(2).《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朱熹 集传:“言父母之恩,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后因以“罔极”指父母恩德无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明 沈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怙恃惟隆,乾坤罔极。”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序》:“《罢宴》,思罔极也。”
(3).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陛下圣恩齐於哲王,罔极过於 曾 閔 。”《北史·周纪下·武帝》:“衰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赠国子博士鞠君墓碣铭》:“岂惜一言,不慰罔极之心乎?”
(4).不正。《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罔极。” 郑玄 笺:“罔,无。极,中。无中,所行不得中正。” 汉 贾谊 《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殞厥身。”
(5).《诗·小雅·青蝇》:“谗人罔极,构我二人。”谓谗人之言不止,则二人不和。后因以“罔极”指谗言或谗人。《后汉书·李杜传赞》:“道亡时晦,终离罔极。”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罔极泰甚,古今同途。”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不爽 bù shuǎng
(1).不差;没有差错。《诗·小雅·蓼萧》:“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毛 传:“爽,差也。”《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赞》:“民誉不爽,家称克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周海婴 《重回上海忆童年》:“这种方法,不知由谁介绍,其明效大验,屡试不爽。”
(2).谓菜肴不变质,不败胃口。《楚辞·招魂》:“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王逸 注:“爽,败也。 楚 人名羹败曰爽。言乃復烹露栖之肥鸡,臛蠵龟之肉,则其味清烈不败也。”
(3).指身体、心情不爽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