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就中钜者称赤鲩,卓荦颇似鲸与鲲。

李东阳明代〕《题程亚卿所藏刘进画鱼

刘生亦是丹青豪,近来作画无此曹。平明退直呼浊醪,半酣脱却宫锦袍。

戏将秃笔作鳞介,已觉四壁生风涛。风涛汹涌向何处,岸阔江空起烟雾。

东风一夜吹水浑,翠鬣红鬐不知数。桃花柳絮时吐吞,轻蘩乱荇交缤纷。

圆光倒射日成西,灭影下没天无痕。群嬉若共众芳狎,远逝忽与洪波奔。

千形万态极幻化,仓卒逢之安可论。就中钜者称赤鲩,卓荦颇似鲸与鲲。

仰窥河汉若咫尺,俯视江海如罂盆。嵓峦变,风雨作。

走天吴,驱海若。流云掣电同挥霍,喷沫浮沤满寥廓。

锋镝参差见龈腭,剑戟峥嵘露头角。直遣飞腾动鬼神,宁誇震撼倾山岳。

若非溟渤即洞庭,不然岂得通幽灵。幽灵汗漫入恍惚,始信丹青有奇骨。

刘生刘生良已工,谁其爱者司徒公。华堂锦轴粲盈丈,髣髴坐我龙门中。

龙门高,高几许。叶公画龙龙出走,此物胡为在庭宇。

知公自是人中龙,会向人间作霖雨。玉如意,金叵罗,激高堂,扬练波。

文王在沼民共乐,君子有酒吾当歌。我生解诗不解画,潦倒不觉双颜酡。

吁嗟乎,吾当奈尔丹青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就中赤鲩卓荦

就中 jiù zhōng
(1).其中。 唐 杜甫 《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元 曾瑞 《留鞋记》楔子:“人都道我落第无颜,羞归乡里,那知就中自有缘故。” 郭沫若 《苏联游记》:“东方古典文学家 安得力夫 报告,指示了各种古文书,就中有蒙古文的资料。”
(2).居中;从中。《红楼梦》第四六回:“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可是就中却知道了 中国 外交界几件逸事--笑话。”  ——《漢語大詞典》
钜 ( 鉅 ) jù
钜 [ jù ]
  1. 坚硬的铁。
  2. 同“”,大。
  3. 钩。
  4. 悬挂钟、磬的架子的立柱。
  5. 古通“”,距离。
  6. 古通“”,岂,怎么。
  7. 姓。
者 zhě《國語辭典》

者 [ zhě ]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1.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1.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称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称 [ chēng ]
  1. 量轻重:~量(liáng )。
  2.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3. 名号:名~。简~。~号。~谓。职~。
  4. 说:声~。~快。~病。~便。
  5. 赞扬:~道。~许。~颂。~赞。
  6. 举:~兵。~觞祝寿。
称 [ chèn ]
◎ 适合:~心。~职。相~。匀~。对~。
    称 [ chèng ]
    ◎ 同“”。
      赤鲩 chì huàn
      见“ 赤鯶公 ”。  ——《漢語大詞典》
      卓荦(卓犖)zhuó luò
      超绝出众。《后汉书·班固传》:“卓犖乎方州,羡溢乎要荒。” 李贤 注:“卓犖,殊絶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羣书。” 宋 王安石 《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公材卓犖人所惊,久矣四海流声名。”《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卓犖英姿,海内都传雅韵。”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苟有其人歟,其为政风流,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犖絶俗,而有其可传者也。”  ——《漢語大詞典》
      颇 ( 頗 ) pō
      颇 [ pō ]
      1. 偏,不正:偏~。~覆。~僻。
      2. 很,相当地;~为(wéi)。~佳。~久。~以为然。
      3. 姓。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鲸 ( 鯨 ) jīng
      鲸 [ jīng ]
      1. 水栖哺乳纲动物,生长在海洋中,形状像鱼,胎生,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体长可达三十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俗称“鲸鱼”):~吞。~鲵(即“鲸”,喻凶恶的人)。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鲲 ( 鯤 ) kūn
      鲲 [ kūn ]
      1.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大鸟,亦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