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见说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胜春阴。

李东阳明代〕《东郊时雨

鸣鸠将雨过东林,细草青郊望转深。
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
寻花问柳游人兴,荷锸扶犁野老心。
见说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胜春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见说帝城多景春晴未必春阴

见说(見説)jiàn shuō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漢語大詞典》
帝城 dì chéng
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 子公 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闕,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 陈束 《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少妇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漢語大詞典》
多景
苏轼 润州甘露寺弹筝诗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分类字锦》
物 wù《國語辭典》

物 [ wù ]

  1. 存在于天地间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天生万物」。《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2.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对于「我」而言。如:「物我两忘」。《史记·卷二四·乐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指作品或言谈中的内容。如:「言之有物」。《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4. 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5. 特指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1. 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淮南子·缪称》:「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
  2. 寻求。如:「物色」。
春晴
唐 沈佺期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
唐 陈羽 伏翼西洞送夏方庆 洞里春晴花正开,看花出洞几时回。
唐 赵嘏 书斋雪后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唐 皎然 独游二首 其一 性野趣无端,春晴路又乾。
宋 张耒 春晚有感 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春晴。
宋 陆游 戏遣老怀五首 其四 霜晓方惊群木脱,春晴又喜一花新。
元 吴师道 元夕 柳台梅巷锁春晴,酒思灯光负赏心。  ——《骈字类编》
未必 wèi bì
不一定。《文子·符言》:“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於为非,而未必免於祸。”《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孙子 筹策 庞涓 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唐 白居易 《别舍弟后月夜》诗:“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东施 之貌,未必丑於 西施 ,止为效顰於人,遂蒙千古之誚。” 鲁迅 《集外集拾遗·〈答客诮〉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漢語大詞典》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1.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春阴(春陰)chūn yīn
(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宋 陈与义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漠漠絮飞迟。”
(2).指春季阴天。 鲁迅 《彷徨·长明灯》:“春阴的下午, 吉光屯 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
(3).春日的时光。 唐 郑谷 《水轩》诗:“杨花满牀席,搔首度春阴。”
(4).春日花木的荫翳。 唐 杜甫 《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元 虞集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