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感叹(感歎)gǎn tàn
亦作“ 感嘆 ”。 有所感触而叹息。《魏书·刘昶传》:“自陈家国灭亡,蒙朝廷慈覆,辞理切至,声气激扬,涕泗横流,三军咸为感叹。” 宋 曾巩 《代人祭李白文》:“举觴墓下,感嘆餘芬。”《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提到前任 谈公 的事, 安老爷 倒着实感叹了一番。”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五:“归途中落叶萧萧,感叹无尽,忽然作此。”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绝笔(絶筆)jué bǐ
1.停笔。《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晋 杜预 注:“ 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絶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仇兆鳌 注:“絶笔,画成而阁笔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岑参》:“﹝ 岑参 ﹞与 高适 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絶笔,人輒传咏。” 明 宋濂 《故赠奉议大夫磨勘司郑公墓志铭》:“公退而嘆曰:‘试艺所以困天下英才,吾尚可溺而未省乎?’乃絶笔不为。”
2.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最感一行絶笔字,尚言千万 乐天 君。”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书》:“《日知録》再待十年,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絶笔为定,彼时自有受之者,而非可预期也。”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九章》中之《怀沙》,乃其絶笔。”
3.指绝妙无比之诗文书画。《新唐书·梁昇卿传》:“ 昇卿 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歷 广州 都督,书《东封朝覲碑》,为时絶笔。”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卫 协 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 ——《漢語大詞典》
2.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最感一行絶笔字,尚言千万 乐天 君。”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书》:“《日知録》再待十年,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絶笔为定,彼时自有受之者,而非可预期也。”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九章》中之《怀沙》,乃其絶笔。”
3.指绝妙无比之诗文书画。《新唐书·梁昇卿传》:“ 昇卿 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歷 广州 都督,书《东封朝覲碑》,为时絶笔。”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卫 协 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 ——《漢語大詞典》
千古 qiān gǔ
(1).久远的年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 李白 《丁都护歌》:“君看石 芒 碭 ,掩泪悲千古。”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谁言 张处士 ,雄笔映千古。”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 朱德 《悼左权同志》诗:“ 太行 浩气传千古,留得 清漳 吐血花。”
(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 北宋 诸公皆奉 杜 为正宗,而 杜 之名遂独有千古。”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南宋 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 温 韦 ,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3).指历史知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诗:“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4).死的婉辞,表示永别、不朽的意思,常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新唐书·薛收传》:“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慟,与其从兄子 元 敬 书曰:‘吾与 伯褒 共军旅间,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岂期一朝成千古也。’” 宋 叶适 《赠夏肯甫》诗:“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尝慨志乘失修,义烈事多湮没弗彰,得 子文 此诗,两僕千古矣。” 巴金 《寒夜》二九:“上款写‘ 又安 先生千古’,下款写‘一中书局挽’。”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 北宋 诸公皆奉 杜 为正宗,而 杜 之名遂独有千古。”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南宋 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 温 韦 ,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3).指历史知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诗:“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4).死的婉辞,表示永别、不朽的意思,常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新唐书·薛收传》:“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慟,与其从兄子 元 敬 书曰:‘吾与 伯褒 共军旅间,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岂期一朝成千古也。’” 宋 叶适 《赠夏肯甫》诗:“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尝慨志乘失修,义烈事多湮没弗彰,得 子文 此诗,两僕千古矣。” 巴金 《寒夜》二九:“上款写‘ 又安 先生千古’,下款写‘一中书局挽’。”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悲风(悲風)bēi fēng
(1).凄厉的寒风。《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晋 陆机 《苦寒行》:“阴云兴巖侧,悲风鸣树端。”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词:“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九:“灌木动悲风,残云迷孤屿。”
(2).琴曲名。 唐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王琦 注:“释 居月 《琴曲谱録》有《悲风操》、《寒松操》……并琴曲名。” 明 乌斯道 《月夜弹琴记》:“因援琴鼓《悲风》一曲,妾听凄然。” ——《漢語大詞典》
(2).琴曲名。 唐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王琦 注:“释 居月 《琴曲谱録》有《悲风操》、《寒松操》……并琴曲名。” 明 乌斯道 《月夜弹琴记》:“因援琴鼓《悲风》一曲,妾听凄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