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乳 rǔ《國語辭典》
乳 [ rǔ ]
动- 生产、繁殖。如:「孳乳」。《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孵卵、孵化。《礼记·月令》:「雉雊鸡乳。」《魏书·卷一○七·律历志上》:「立春, 鸡始乳。」
- 哺育、喂奶。《左传·宣公四年》:「䢵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新唐书·卷一九四·元德秀传》:「德秀自乳之。」
- 饮、喝。《文选·鲍照·芜城赋》:「伏虣藏虎,乳血飧肤。」
- 乳房的简称。《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 奶汁。如:「母乳」、「牛乳」、「鲜乳」。
- 像乳房的物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西游日记二》:「岐中倒垂一乳,长数丈,其端空悬,水由端涓涓下。」
- 类似乳汁的液体。如:「豆乳」、「蜂王乳」。
- 初生的。如:「乳燕」、「乳猪」、「乳鸽」。
蜂 fēng《國語辭典》
蜂 [ fēng ]
名- 昆虫纲膜翅目蜂类的泛称。共含六科,约一万二千多种。体长约一至三公分,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常群居一起。较常见的有蜜蜂、黄蜂等。
十 shí《國語辭典》
十 [ shí ]
名- 数目字,为九加一的总和。大写为「拾」,阿拉伯数字作「10」。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满足、完满。如:「十足」、「十全十美」。
蚁 ( 蟻 ) yǐ
蚁 [ yǐ ]
- ◎ 〔蚂~〕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聚。~命(喻微贱的生命)。~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
围 ( 圍 ) wéi
围 [ wéi ]
-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攻。~城。突~。解~。
-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巾。~墙。~裙。
- 四周:外~。周~。
-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两翼(兩翼)liǎng yì
(1).两个翅膀。《汉书·王莽传下》:“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 匈奴 。 莽 輒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 唐 白居易 《代鹤》诗:“ 洛阳 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宋 杨万里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诗:“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 阳侯 国。”
(2).战阵两侧;左右两军。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子胥 知时变,为诈,兵为两翼,夜火相应。”《宋书·武帝纪上》:“众军步进,有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新五代史·杂传·杜重威》:“ 重威 先以左右队击其两翼,战酣, 重胤 以精兵击其中军。”如:它不仅保持着对 欧洲 中间突破的姿势,而且力图造成从南北两冀包抄的局面。
(3).指两个飞檐。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易为堂亭,峭为杠梁,上下徊翔,前出两翼。” ——《漢語大詞典》
(2).战阵两侧;左右两军。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子胥 知时变,为诈,兵为两翼,夜火相应。”《宋书·武帝纪上》:“众军步进,有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新五代史·杂传·杜重威》:“ 重威 先以左右队击其两翼,战酣, 重胤 以精兵击其中军。”如:它不仅保持着对 欧洲 中间突破的姿势,而且力图造成从南北两冀包抄的局面。
(3).指两个飞檐。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易为堂亭,峭为杠梁,上下徊翔,前出两翼。” ——《漢語大詞典》
弱 ruò《國語辭典》
弱 [ ruò ]
形- 体力或能力差。与「强」相对。《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 纤柔、不够坚强。如:「柔弱」、「弱不禁风」。唐·杜甫〈田舍〉诗:「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 数量不足。如:「十分之一弱」、「一寸五分弱」。
- 年纪小的。唐·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 丧失、损失。《左传·昭公三年》:「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 衰败。《左传·昭公三年》:「姜族弱矣,而妫将始昌。」
- 侵害、削弱。《左传·襄公十七年》:「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文选·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