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师弟新赓唱,从此诗坛得主盟。
锁院抡才久不行,异朝犹有未忘情。武陵源上逢前导,天竺岩前恍隔生。
惭比连城终反赵,愿为立雪更依程。白头师弟新赓唱,从此诗坛得主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白头(白頭)bái tóu
(1).犹白发。形容年老。《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意志何时,復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况臣母子,各已白头,兄弟二人,皆任远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六十:“ 骡马街 南 刘二家 ,白头诗客戏生涯。”
(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金 曹之谦 《变白头吟》:“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
(3).指年老的尊亲。 清 孙枝蔚 《客句容》诗之三:“妇呻女吟常满屋,音书早晚慰白头。”
(4).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太平天囯歌谣·破假大炮》:“乡绅、财主也有兵勇,个个头上围白布,叫白头。”
(5).鸟名。即白头翁。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禽鸟之名,多不可纪,白头称公,黄头称子,羣飞且鸣,是将鬭矣。”参见“ 白头翁 ”。 ——《漢語大詞典》
(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金 曹之谦 《变白头吟》:“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
(3).指年老的尊亲。 清 孙枝蔚 《客句容》诗之三:“妇呻女吟常满屋,音书早晚慰白头。”
(4).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太平天囯歌谣·破假大炮》:“乡绅、财主也有兵勇,个个头上围白布,叫白头。”
(5).鸟名。即白头翁。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禽鸟之名,多不可纪,白头称公,黄头称子,羣飞且鸣,是将鬭矣。”参见“ 白头翁 ”。 ——《漢語大詞典》
师弟(師弟)shī dì
(1).与“师兄”相对,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晚于自己的人。《朱子语类》卷一二六:“如佛老虽是灭人伦,然自是逃不得,如无父子,却拜其师,以其弟子为子,长者为师兄,少者为师弟,但是只护得个假底。”《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现在 东京 大相国寺 住持。”
(2).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的徒弟中年龄小于自己的人。
(3).老师和弟子。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总论》:“ 子贡 问当时从政者,夫子比之斗筲而不数,盖师弟之间,商评之语,何害于德。” 明 赵南星 《笑赞·张江陵》:“门生就上本参老师,顾不的师弟之情。”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这师弟之称,也可以不必,竟是姐妹相呼便了。” 章炳麟 《文学总略》:“《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 ——《漢語大詞典》
(2).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的徒弟中年龄小于自己的人。
(3).老师和弟子。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总论》:“ 子贡 问当时从政者,夫子比之斗筲而不数,盖师弟之间,商评之语,何害于德。” 明 赵南星 《笑赞·张江陵》:“门生就上本参老师,顾不的师弟之情。”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这师弟之称,也可以不必,竟是姐妹相呼便了。” 章炳麟 《文学总略》:“《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赓唱(賡唱)gēng chàng
谓以诗歌相赠答。 宋 赵抃 《有怀程给事》诗:“ 元和 賡唱今犹古,此乐情怀岂有涯。”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及归田, 吴 每自 丰中 相讯不废, 俞 同里賡唱尤密。”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漢語大詞典》
从此(從此)cóng cǐ
(1).从此时或此地起。《史记·高祖本纪》:“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恩爱从此别,断肠伤肝脾。” 唐 李益 《写情》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 人从此送残山。”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若从此再加学问之功,以讲求义理,开广聪明,则太平之业,可计日而待也。”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三》:“舍弟蹉跎二十年,不得已请书於先生,从此或有遇合以成其用,皆先生之赐也。” 巴金 《灭亡》第八章:“但不到半年,她底丈夫抛弃了她,从此音讯杳无。”
(2).从这一道理或事实基础出发。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从此观之, 齐 楚 之事,岂不哀哉!”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卫朔 失国,二传互其所闻; 吕望 事 周 , 子长 存其两説。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 明 李贽 《寄焦弱侯》:“是以天资虽或鲁钝,而从此真积,或可几于一唯之 参 ( 曾参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厥弟五人》:“若乃 孔子 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者,亦从此(指 夏 少康 封其庶子于 会稽 )而可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
(2).从这一道理或事实基础出发。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从此观之, 齐 楚 之事,岂不哀哉!”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卫朔 失国,二传互其所闻; 吕望 事 周 , 子长 存其两説。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 明 李贽 《寄焦弱侯》:“是以天资虽或鲁钝,而从此真积,或可几于一唯之 参 ( 曾参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厥弟五人》:“若乃 孔子 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者,亦从此(指 夏 少康 封其庶子于 会稽 )而可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
诗坛(詩壇)shī tán
(1).诗会;诗界。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文会忝予盟,诗坛推子将。” 清 沈起凤 《谐铎·穷士扶乩》:“诗坛月旦,举世皆然。”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 唐 诗无流派,而名家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
(2).纪念诗人的祭坛。 清 杜浚 《弘济寺寻蒲庵》诗:“元知世外多奇士,高筑诗坛祀 少陵 。”自注:“ 蒲公 欲于山中建一阁祀 少陵 。” ——《漢語大詞典》
(2).纪念诗人的祭坛。 清 杜浚 《弘济寺寻蒲庵》诗:“元知世外多奇士,高筑诗坛祀 少陵 。”自注:“ 蒲公 欲于山中建一阁祀 少陵 。” ——《漢語大詞典》
得主 dé zhǔ
获得者。例如:金牌得主;诺贝尔奖金得主。 ——《漢語大詞典》
盟 méng《國語辭典》
盟 [ méng ]
动- 立约起誓。《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 誓约。如:「海誓山盟」。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文体名。古代的约誓之词。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盟〉:「按《礼记》:『莅物曰 盟。』刘勰云:『盟者,明也,祝告于神明者也。』亦称曰誓,谓约信之词也。」
- 蒙古、青海等地合数个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区域。如:「昭乌达盟」。
- 有信约关系的。如:「同盟国」、「盟军」。
盟 [ mèng ]
名- 参见「盟津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