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儿。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须辨方位,乃识穷陬维。
自从学校废,俗敝柏梁诗。
英才陆沈尽,卓荦非无资。
下车众皆悦,苟且遂成痴。
混澒声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阳子,缨冠而救之。
万类始根理,六经初有师。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参作门户,夫子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义贯心筠,德业畅根枝。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洒扫起,何以为类推。
群居不及义,游宴日相追。
失学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时文筑衰末,不直埋马帷。
六经不勤读,学荒身亦危。
二刘与三蔡,相牖如埙篪。
师门赖有嗣,流泽今未衰。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儿。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须辨方位,乃识穷陬维。
自从学校废,俗敝柏梁诗。
英才陆沈尽,卓荦非无资。
下车众皆悦,苟且遂成痴。
混澒声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阳子,缨冠而救之。
万类始根理,六经初有师。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参作门户,夫子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义贯心筠,德业畅根枝。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洒扫起,何以为类推。
群居不及义,游宴日相追。
失学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时文筑衰末,不直埋马帷。
六经不勤读,学荒身亦危。
二刘与三蔡,相牖如埙篪。
师门赖有嗣,流泽今未衰。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有位 yǒu wèi
(1).指天子之位。《书·大禹谟》:“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 孔 传:“有位,天子位。”
(2).居官。《书·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孔颖达 疏:“违戾其耇老之长与旧有爵位致仕之贤人。”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张文忠公 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
(3).指居官之人。《书·伊训》:“制官刑,儆于有位。” 孔 传:“言 汤 制治官刑法,以儆戒百官。”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然有位之德望重轻,亦因收士多少而后定。”《明史·高明传》:“﹝ 高明 ﹞荐郎中 孙琼 、 陈鸿渐 、 梅伦 、 何宜 、主事 宋瑛 ,皆端方亷洁,恬於进取,宜显擢以风有位。” ——《漢語大詞典》
(2).居官。《书·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孔颖达 疏:“违戾其耇老之长与旧有爵位致仕之贤人。”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张文忠公 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
(3).指居官之人。《书·伊训》:“制官刑,儆于有位。” 孔 传:“言 汤 制治官刑法,以儆戒百官。”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然有位之德望重轻,亦因收士多少而后定。”《明史·高明传》:“﹝ 高明 ﹞荐郎中 孙琼 、 陈鸿渐 、 梅伦 、 何宜 、主事 宋瑛 ,皆端方亷洁,恬於进取,宜显擢以风有位。” ——《漢語大詞典》
民物 mín wù
(1).泛指人民、万物。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 张孝祥 《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2).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
(3).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 《宿金提驿》诗:“暂宿 恆 南驛,重悲 蓟 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漢語大詞典》
(2).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
(3).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 《宿金提驿》诗:“暂宿 恆 南驛,重悲 蓟 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漢語大詞典》
康 kāng《國語辭典》
康 [ kāng ]
形- 平安、安定。如:「安康」、「康樂」。《書經·益稷》:「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 豐足、富裕。如:「小康」、「康年」。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
- 身體強健。如:「健康」、「康強」。《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 通達、平坦。《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
- 大陸地區西康省的簡稱。
- 姓。如元代有康進之,清代有康有為。
在家 zài jiā
(1).居于家;没离家门。《书·君奭》:“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 孔 传:“我老在家则不得知。” 孔颖达 疏:“我若退老在家则不能得知。” 唐 戎昱 《长安秋夕》诗:“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儻然他不在家,你这书子里写上,就叫我妹妹到店里来。”
(2).犹在室。《穀梁传·隐公二年》:“妇人在家,制於父;既嫁,制於夫;夫死,从长子。”
(3).谓做卿、大夫的家臣。《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刘宝楠 正义:“在邦,谓仕於诸侯之家;在家,谓仕於卿大夫家也。”
(4).谓不离开家庭去做僧、尼、道士等。对“出家”而言。 唐 皇甫冉 《送从侄栖闲律师》诗:“能知出世法,詎有在家心?”参见“ 在家出家 ”。 ——《漢語大詞典》
(2).犹在室。《穀梁传·隐公二年》:“妇人在家,制於父;既嫁,制於夫;夫死,从长子。”
(3).谓做卿、大夫的家臣。《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刘宝楠 正义:“在邦,谓仕於诸侯之家;在家,谓仕於卿大夫家也。”
(4).谓不离开家庭去做僧、尼、道士等。对“出家”而言。 唐 皇甫冉 《送从侄栖闲律师》诗:“能知出世法,詎有在家心?”参见“ 在家出家 ”。 ——《漢語大詞典》
兄弟 xiōng dì
(1).哥哥和弟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郑玄 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絶。” 元 李直夫 《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孟子·万章上》:“ 弥子 之妻与 子路 之妻,兄弟也。”《明史·费宏传》:“ 宏 从弟编修 寀 ,其妻与 濠 妻,兄弟也。”
(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 郑玄 注:“兄弟,犹言族亲也。”《诗·小雅·常棣序》:“常棣,燕兄弟也。” 孔颖达 疏:“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
(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联兄弟。” 郑玄 注:“兄弟,昏姻嫁娶也。” 孙诒让 正义:“谓异姓兄弟也。”《仪礼·曾子问》:“如壻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弔……壻已葬,壻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 何休 注:“ 宋 鲁 之间名结婚姻为兄弟。”
(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郑玄 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袗去。” 郑玄 注:“兄弟,主人亲戚也。” 清 凤韶 《凤氏经说·九族无外兄弟有外》:“经称兄弟,同异姓皆有之。”
(6).指同姓国家。《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孔 传:“以蕃屏王室,以和协同姓之邦。”《晏子春秋·问上七》:“昔吾先君 桓公 ,有 管仲 夷吾 保乂 齐国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 冀州 。” 张纯一 校注:“谓兄弟之国。”《史记·晋世家》:“ 曹 , 叔振鐸 之后; 晋 , 唐叔 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7).比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论语·子路》:“子曰:‘ 鲁 卫 之政,兄弟也。’” 何晏 集解:“ 鲁 , 周公 之封; 卫 , 康叔 之封。 周公 康叔 既为兄弟, 康叔 睦於 周公 ,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评论 鲁 卫 二国之政相似,如 周公 康叔 之为兄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孟阳 景阳 ,才綺而相埒,可谓 鲁 卫 之政,兄弟之文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的王道,看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8).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 唐童 何足道哉!”《水浒传》第七五回:“ 吴用 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兄弟们,酒喝够了,快吃饭吧!”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於是吾徒夙与 张君 有兄弟之好者,各为歌诗以送之。”
(9).对弟弟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思量了,兄弟 欢郎 忒年纪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爵 见了兄弟病势,已到十分,涕泣道:‘怎便狼狈至此?’”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
(10).男子自称。《老残游记》第三回:“那年,兄弟署 曹州 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 孙中山 《国民会议足以解决中国内乱》:“诸君,兄弟向来主张和平统一的人。” ——《漢語大詞典》
(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孟子·万章上》:“ 弥子 之妻与 子路 之妻,兄弟也。”《明史·费宏传》:“ 宏 从弟编修 寀 ,其妻与 濠 妻,兄弟也。”
(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 郑玄 注:“兄弟,犹言族亲也。”《诗·小雅·常棣序》:“常棣,燕兄弟也。” 孔颖达 疏:“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
(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联兄弟。” 郑玄 注:“兄弟,昏姻嫁娶也。” 孙诒让 正义:“谓异姓兄弟也。”《仪礼·曾子问》:“如壻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弔……壻已葬,壻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 何休 注:“ 宋 鲁 之间名结婚姻为兄弟。”
(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郑玄 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袗去。” 郑玄 注:“兄弟,主人亲戚也。” 清 凤韶 《凤氏经说·九族无外兄弟有外》:“经称兄弟,同异姓皆有之。”
(6).指同姓国家。《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孔 传:“以蕃屏王室,以和协同姓之邦。”《晏子春秋·问上七》:“昔吾先君 桓公 ,有 管仲 夷吾 保乂 齐国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 冀州 。” 张纯一 校注:“谓兄弟之国。”《史记·晋世家》:“ 曹 , 叔振鐸 之后; 晋 , 唐叔 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7).比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论语·子路》:“子曰:‘ 鲁 卫 之政,兄弟也。’” 何晏 集解:“ 鲁 , 周公 之封; 卫 , 康叔 之封。 周公 康叔 既为兄弟, 康叔 睦於 周公 ,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评论 鲁 卫 二国之政相似,如 周公 康叔 之为兄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孟阳 景阳 ,才綺而相埒,可谓 鲁 卫 之政,兄弟之文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的王道,看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8).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 唐童 何足道哉!”《水浒传》第七五回:“ 吴用 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兄弟们,酒喝够了,快吃饭吧!”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於是吾徒夙与 张君 有兄弟之好者,各为歌诗以送之。”
(9).对弟弟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思量了,兄弟 欢郎 忒年纪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爵 见了兄弟病势,已到十分,涕泣道:‘怎便狼狈至此?’”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
(10).男子自称。《老残游记》第三回:“那年,兄弟署 曹州 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 孙中山 《国民会议足以解决中国内乱》:“诸君,兄弟向来主张和平统一的人。” ——《漢語大詞典》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动-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