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寄语邱良厚,朝华已不春。

姚燮清代〕《阜成门外利玛窦坟

一天开别教,八万里流民。学乃儒之墨,臣为帝也宾。

窆幽元象秘,木槁悍狮驯。寄语邱良厚,朝华已不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寄语朝华已不

寄语(寄語)jì yǔ
传话,转告。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唐 刘希夷 《晚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词:“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陈毅 《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漢語大詞典》
邱 qiū《國語辭典》

邱 [ qiū ]

  1. 同「丘 」。
  2. 姓。如明代有邱濬。
良 liáng《國語辭典》

良 [ liáng ]

  1. 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2. 賢明。如:「賢良」。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
  3.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1.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誅罰良善,日以益 甚。」
  2.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1. 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2. 很、甚。如:「良久」、「感觸良多」。《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厚 hòu《國語辭典》

厚 [ hòu ]

  1. 扁平物体上下之间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如:「厚纸」、「厚唇」。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唐·李贺〈苦昼短〉诗:「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2. 多、大。如:「厚利」、「厚礼」、「厚望」。唐·元稹《崔莺莺传》:「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宋·钱公辅〈义田记〉:「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 浓、深。如:「酒味厚」、「深情厚谊」。《仪礼·士冠礼》:「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4. 不刻薄的。如:「仁厚」、「宽厚」、「憨厚」、「忠厚老实」。
  1. 扁平物体表面与底面间的距离。如:「这块木板约有二寸厚。」《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
  1. 重视、推崇。如:「厚古薄今」、「厚此薄彼」。《史记·卷五·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1. 优待。如:「厚待」。《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朝华(朝華)cháo huá
亦作“ 朝花 ”。
(1).早晨开的花朵。《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四:“容色贵及时,朝华忌日晏。” 清 彭士望 《冬心》诗:“干直荫十亩,朝花安足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若夫旨乖比兴,徒尚丽词,朝华已谢,色泽空存,此其弊也。”
(2).木槿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 傅玄 《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 石声汉 注:“﹝木槿﹞是朝开暮落的花,因此有朝花、朝容等名称。”参见“ 木槿 ”。  ——《漢語大詞典》
已不 yǐ bù
见“ 已否 ”。  ——《漢語大詞典》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3. 生機。如:「妙手回春」。
  4.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5.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1.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