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孝子 xiào zǐ
(1).孝顺父母的儿子。《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锡尔类。”《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唐 韩愈 《复仇状》:“盖以为不许復讐,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冰心 《南归》:“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你们真是心力交瘁!”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復生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初, 恪 将征 淮南 ,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从者白之,令外詰问,孝子曰:‘不自觉入。’”《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 元徽 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煑药,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明史·礼志十四》:“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緦麻服,周亲以下素服。”《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你父亲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漢語大詞典》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復生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初, 恪 将征 淮南 ,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从者白之,令外詰问,孝子曰:‘不自觉入。’”《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 元徽 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煑药,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明史·礼志十四》:“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緦麻服,周亲以下素服。”《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你父亲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漢語大詞典》
贵 ( 貴 ) guì
贵 [ guì ]
- 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 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 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 )。珍~。尊~。民为~。
- 值得看重,重视:可~。
- 指中国贵州省:云~高原。
- 姓。
修身 xiū shēn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参阅《礼记·大学》。 ——《漢語大詞典》
天爵 tiān jué
(1).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唐 白居易 《池上即事》诗:“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克己之谓强,天爵之谓贵。”
(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高祖 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 晋 潘岳 《西征赋》:“剌 哀 主於义域,僭天爵於 高安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恶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 ——《漢語大詞典》
(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高祖 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 晋 潘岳 《西征赋》:“剌 哀 主於义域,僭天爵於 高安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恶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公侯 gōng hóu
(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