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斗鸡走狗登皇极,览德毛从何许来。

陈普宋代〕《咏史上·宣帝

斗鸡走狗登皇极,览德毛从何许来。
汉室欲开新室业,王阳分合守蒿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斗鸡走狗登皇何许

斗鸡走狗(鬥雞走狗,鬥鷄走狗)dòu jī zǒu gǒu
亦作“鬭鸡走狗”。鸡与鸡相搏斗,狗与狗相竞走。古代的赌博游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 唐 皮日休 《请行周典》:“苟无世守之业,必鬭鷄走狗,格簺击鞠,以取飡於游闲。” 前蜀 贯休 《轻薄篇》之一:“鬭鸡走狗夜不归,一掷赌却如花妾。”《红楼梦》第七五回:“这些来的……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紈裤。”  ——《漢語大詞典》
登皇
旧唐书音乐志承天抚箓纂圣登皇遐清万宇仰协三光  ——《韵府拾遗 阳韵》
极 ( 極 ) jí
极 [ jí ]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4.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5.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览 ( 覽 ) lǎn
览 [ lǎn ]
     ◎ 看,阅:阅~。游~。展~。~胜(观赏美景)。一~无余(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形容事物或诗文平淡无奇)。
德 dé《國語辭典》

德 [ dé ]

  1.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2. 品行、作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 恩泽、恩惠。《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4. 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
  6. 姓。如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简姓德。
  1. 感激、感恩。《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1.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毛 máo《國語辭典》

毛 [ máo ]

  1. 动植物表皮或果实表皮所生的丝状物。如:「羊毛」、「羽毛」、「桃子的果皮上有很小的细毛。」
  2. 特指人身上的须发。如:「眉毛」、「鬓毛」、「睫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3. 植物的泛称,多指五谷、蔬菜。如:「不毛之地」。宋·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4. 借指走兽、兽类。《礼记·乐记》:「羽者妪伏,毛者孕鬻。」
  5. 我国钱币中「角」的俗称。如一角称为「一毛」。
  6. 姓。如汉代有毛亨。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惊慌失措的样子。如:「把他吓毛了。」
  2. 生气、发怒、急躁的样子。如:「毛毛躁躁」、「别把我惹毛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若把老爷弄毛了,他一动气,要顶真办起来,你们吃得住吗?」
  3. 粗糙的、未加工的。如:「毛米」、「毛货」、「毛胚」。
  4. 约略、不纯的。如:「毛利」、「毛重」。
  5. 小。如:「毛孩子」、「毛丫头」、「毛毛雨」、「毛驴」。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1. 「從 」的異體字。
何许(何許)hé xǔ
(1).何时。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一:“良辰在何许?凝霜霑衣襟。”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
(2).何处。 唐 杜甫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诗:“我生本飘飘,今復在何许?”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司空 钧 为郎官守 衢州 ,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製也。语曰:‘公何许得此文?’”
(3).为何这样。 唐 万楚 《题情人药栏》诗:“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4).如何,怎样。 宋 陆游 《桃源忆故人》词之四:“试问岁华何许?芳草连天暮。” 宋 王沂孙 《摸鱼儿》词:“ 姑苏臺 下烟波远, 西子 近来何许?”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