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乘时坐断孤峰顶,千圣从教立下风。

释慧性宋代〕《偈颂一百零一首

瀑布悬崖落半空,等闲平步广寒宫。
乘时坐断孤峰顶,千圣从教立下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乘时坐断孤峰千圣从教下风

乘时(乘時)chéng shí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漢語大詞典》
坐断(坐斷)zuò duàn
占据;把住。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宋 刘过 《题润州多景楼》诗:“ 金山 焦山 相对起,挹尽东流 大江 水。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 淮南 数千里。”  ——《漢語大詞典》
孤峰 gū fēng
(1).孤立高耸的山峰。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森壁争霞,孤峯限日,幽岫含云,深谿蓄翠。”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富嘉謩 之文,如孤峯絶岸,壁立万仞,丛云鬱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乎。” 宋 杨万里 《过谢家湾》诗:“近岭已看看远峯,连峯不爱爱孤峯。”
(2).孤高,高洁。 清 张其淦 《明代千遗民诗咏·陈五鼎》:“ 耳臣 性狷介,薇蕨寻孤峯,不争鸡鶩食,却喜鸿雁通。”  ——《漢語大詞典》
顶 ( 頂 ) dǐng
顶 [ dǐng ]
  1.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点。头~。山~。~巅。~尖。
  2. 用头支承:~承。~天立地。
  3. 支撑,抵住:~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门立户。
  4. 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起来了。
  5. 最,极:~好。~多。~大。
  6. 相对着:~风。~头。
  7. 相当,等于:一个~俩。
  8. 担当:~班。不~事。
  9. 代替:~罪。冒名~替。
  10. 争辩,冲撞:~嘴。
  11.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两~帽子。
  12. 到(某个时间):昨天~十二点才到家。
千圣(千圣)
梁元帝阿育王象碑道冠万灵理超千圣  ——《分类字锦》
从教(從教)cóng jiào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漢語大詞典》
立 lì《國語辭典》

立 [ lì ]

  1. 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
  2. 竖起。如:「竖立」、「立竿见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又将两扇门立在墙边,先去吹灭了灯火。」
  3. 设置。如:「立庙」、「私立小学」。《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4. 制定、订定。如:「立法」、「立案」、「立宪」。
  5. 建树、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6. 存在。如:「独立」、「誓不两立」。
  1. 即刻。如:「立刻」。《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剑坚,故不可立拔。」
  1.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立如子。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下风(下風)xià fēng
(1).风所吹向的那一方。《孙子·火攻》:“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灵凤振响於朝阳,未有惠物之益,而莫不澄听於下风焉。”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松之有利於世者甚博……其根皮食之肤革香,久则香闻下风数十步外。” 清 李渔 《蜃中楼·望洋》:“又何曾尝看些碗旁边琼浆滋味,闻着些下风头温香气息。”
(2).比喻处于下位,卑位。有时作谦辞。《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羣臣敢在下风。’”《南齐书·安陆昭王缅传》:“ 竟陵王 子良 与 缅 书曰:‘窃承下风,数十年来未有此政。’” 宋 叶适 《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自 绍兴 庚辰至 乾道 辛卯,公名节为世第一,士无不趋下风者。” 明 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 唐 诗类有委曲可喜之处,惟 杜子美 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响与格律正相称,回视诸作,皆在下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