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张可久元代〕《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年时鉴湖锦云采莲人语荷花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年时(年時)nián shí
(1).当年,往年时节。 晋 王羲之 《杂帖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 唐 卢殷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 冯翊 部, 谢 郎相引上楼头。”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春思》曲:“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 刘国钧 《月词》:“伤心最是当前景,不似年时共倚阑。”
(2).岁月;年代。 晋 陆机 《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魏书·寇讚传》:“ 苻坚 僕射 韦华 ,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
(3).方言。去年。 明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章炳南 晏甬 《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於经则理虚而无证,专於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於史也。”
(5).年头,年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 山西 潞州 高平县 下马村 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  ——《漢語大詞典》
鉴湖(鑑湖)jiàn hú
亦作“鉴湖”。
(1).湖名。即 镜湖 。又称 长湖 、 庆湖 。在 浙江 绍兴 城西南二公里。为 绍兴 名胜之一。 唐 杜甫 《壮游》诗:“ 越 女天下白, 鑑湖 五月凉。” 元 萨都剌 《题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诗:“ 鑑湖 分半曲, 贺老 竟何如。”
(2).湖名。在 江西省 吉水县 东二里。《古谣谚》卷二七引《广舆记·鉴湖谚》:“水绕 鑑湖 弦, 吉水 出状元。”
(3).湖名。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湖滨有 阅微草堂 ,相传为 清 代文人 纪昀 谪戍 新疆 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
(4). 浙江 绍兴 的别称。因境内 鉴湖 得名。 清 末 绍兴 籍革命党人 秋瑾 自号 鉴湖女侠 。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锦云(錦雲)jǐn yún
彩云。《海内十洲记·聚窟洲》:“紫翠丹房,锦云烛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六:“海水西飞照柏林,青云斜倚锦云深。”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一簫吹,琼栏月暖锦云飞。”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采莲(采蓮)cǎi lián
《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漢語大詞典》
人语(人语)
旧唐书大食国传大食国本在波斯之西大业中有波斯胡人牧驼于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人语谓之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穴中并有黑石白文读之便作王位胡人依言果见穴中有石及槊刃甚多上有文教其反叛于是纠合亡命渡恒曷水劫夺商旅其众渐盛遂割㨿波斯西境自立为王  ——《分类字锦》
荷花 hé huā
莲的花。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之七:“荷花开后 西湖 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緑盖随。”《红楼梦》第三一回:“ 翠缕 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 茅盾 《烟云》十一:“这时候,荷花已经开残,有了小莲蓬儿了。”  ——《漢語大詞典》
荡 ( 盪 蕩 ) dàng
荡 [ dàng ]
  1.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2. 洗涤:洗~。涤~。~口(漱口)。
  3. 摇动:摇~。~漾。~桨。
  4.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5. 四处走动:游~。逛~。
  6.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7. 浅水湖:芦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