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喜我返,来问海何如。
去家才五旬,恍若度一岁。岂不道路艰,周流东海㵝。
故人喜我返,来问海何如。所经何城邑,相去几里馀。
我言始戒涂,尚在越西鄙。随波到句章,满目但积水。
人云古翁洲,遥隔水中央。一夜三百里,猛风吹倒樯。
初从蛟门入,极是险与恶。白浪高于山,神龙䀜以跃。
似雪复非雪,倚樯欲上看。舟子禁不可,使入舟中蟠。
寻常重性命,今特类儿戏。信哉昌黎言,有海无天地。
掀掀终达岸,盐卤间黄芦。人烟寄岛屿,官府犹村墟。
水族纷异嗜,鱼蟹及螊𧑅。我宁不忍餐,抹藓相吐沫。
荒尘栖予发,旭日照我身。似闻六国港,东压扶桑津。
或称列仙居,去此亦不远。蟠木秋更花,蓬莱辟真馆。
我非不愿往,此险何可当。天吴布牙爪,出没黑水洋。
于奇岂易得,似足直一死。方去徒自惊,既归亦云喜。
珍重故人言,勿以险为奇。兹行已侥倖,慎勿疾平夷。
虽然此异乡,固是难久客。圣出风且恬,时清海如席。
我犹爱其然,恨不少淹留。尔毋为我惧,遭此千丈虬。
试看尘世间,甚彼大瀛海。衣裳日沉溺,篙橹相奔溃。
奔溃孰能救,沉溺将奈何。口呿舌不下,聊为故人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故人 gù rén
(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
(2).古人;死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 张季鸾 却成了故人了。”
(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 胡三省 注:“ 汉 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
(4).指前妻、前夫或旧日的情人。《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古意》诗:“故居尤可念,故人安可忘。” 唐 李白 《怨情》诗:“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清 缪艮 《沈秀英传》:“曩者 李顺娘 死,病危时,恋恋故人,至有魂觅情缘之语。” ——《漢語大詞典》
(2).古人;死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 张季鸾 却成了故人了。”
(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 胡三省 注:“ 汉 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
(4).指前妻、前夫或旧日的情人。《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古意》诗:“故居尤可念,故人安可忘。” 唐 李白 《怨情》诗:“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清 缪艮 《沈秀英传》:“曩者 李顺娘 死,病危时,恋恋故人,至有魂觅情缘之语。” ——《漢語大詞典》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動-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 姓。如元代有喜同。
-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返 fǎn《國語辭典》
返 [ fǎn ]
动- 回来。如:「流连忘返」、「去而复返」。唐·楼颖〈西施石〉诗:「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 归还。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聊斋志异·卷九·乔女》:「宰按之,果真,穷治诸无赖,尽返所取。」
- 折回。如:「回光返照」。
- 更换。《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孔子烈然,返瑟而弦。」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海 hǎi《國語辭典》
海 [ hǎi ]
名- 地球上邻接大陆而小于洋的水域。如:「南海」、「黄海」、「地中海」。
- 海水。《汉书·卷四九·鼌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 内陆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中南海」。
- 积聚众广的人或物。如:「棉海」、「人海」、「火海」、「花海」。
- 领域、渊薮。如:「苦海无边」、「学海无涯」。宋·陆游〈休日感兴〉诗:「宦海风波实饱经,久将人世寄邮亭。」
- 荒远之地。《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汉·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
- 较宽大的器皿。如:「茶海」、「酒海」。
- 姓。如金代有海里。
- 巨大的。如:「海派」、「海量」、「海口」。
- 任意的、漫无目标的。《红楼梦·第七回》:「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 惯了。」《海上花列传·第九回》:「阿珠、阿金大都跟著海骂。莲生气得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
- 狠狠的、严重的。如:「他严重怠工,所以被老板海刮了一顿。」
何如 hé rú
(1).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子木 问於 赵孟 曰:‘ 范武子 之德何如?’”《新唐书·哥舒翰传》:“ 禄山 见 翰 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南来,就印 陈老莲 画集何如?”
(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左传·僖公九年》:“及 里克 将杀 奚齐 ,先告 荀息 曰:‘三怨将作, 秦 晋 辅之,子将何如?’”《汉书·叔孙通传》:“数岁, 陈胜 起, 二世 召博士诸儒生问曰:‘ 楚 戍卒攻 蘄 入 陈 ,於公何如?’”
(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金 王若虚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职,必先审问其同僚者何如人。”《老残游记》第十回:“单弹没有什么意味。我看时候何如,再请一个客来,就行了。” 鲁迅 《书信集补遗·致江绍原》:“闻 广东 中大英语系主任为 刘奇峰 ,不知何如人也。”
(4).何似,比……怎么样。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子谓 吕尚 何如 周公 乎?” 唐 王昌龄 《采莲》诗:“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罪己当然,然责治太早……今自视何如即位时?’”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北史·卢昶传》:“卿若杀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如知其无用,何以更索?恶其厚费,何如勿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吾贵为尚书,何如 秀水 朱十 ,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万卷书也?” 刘大白 《旧梦》诗:“与其向梦里寻诗做,何如向诗中寻梦做呢?”
(6).犹何故。《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於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待孩儿去问他,要这个银子何如?”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久闻先生作诗,不喜 苏 黄 ,何如?” ——《漢語大詞典》
(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左传·僖公九年》:“及 里克 将杀 奚齐 ,先告 荀息 曰:‘三怨将作, 秦 晋 辅之,子将何如?’”《汉书·叔孙通传》:“数岁, 陈胜 起, 二世 召博士诸儒生问曰:‘ 楚 戍卒攻 蘄 入 陈 ,於公何如?’”
(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金 王若虚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职,必先审问其同僚者何如人。”《老残游记》第十回:“单弹没有什么意味。我看时候何如,再请一个客来,就行了。” 鲁迅 《书信集补遗·致江绍原》:“闻 广东 中大英语系主任为 刘奇峰 ,不知何如人也。”
(4).何似,比……怎么样。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子谓 吕尚 何如 周公 乎?” 唐 王昌龄 《采莲》诗:“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罪己当然,然责治太早……今自视何如即位时?’”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北史·卢昶传》:“卿若杀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如知其无用,何以更索?恶其厚费,何如勿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吾贵为尚书,何如 秀水 朱十 ,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万卷书也?” 刘大白 《旧梦》诗:“与其向梦里寻诗做,何如向诗中寻梦做呢?”
(6).犹何故。《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於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待孩儿去问他,要这个银子何如?”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久闻先生作诗,不喜 苏 黄 ,何如?”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