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俘受馘太庙中,脩文偃武开辟雍。
东阳太守廉而忠,风骨自是人中龙。分明面带冰霜容,双眸烱烱悬方曈。
皎然一镜磨青铜,世间何物堪蔽蒙。昔年眷顾恩宠隆,绣衣持斧骑碧骢。
如今五马白玉騣,下饮双溪浙水东。金鞍玉勒相磨砻,大江南来财阜丰。
贡赋号称天下雄,迩来贼盗飞虻虫。潢池弄兵惊儿童,贪官污吏复妄庸。
诛求何异虿与蜂,饕餮不已民心忡。温处在在罹兵锋,花溪小邑俱烟烽。
可怜州郡一扫空,明公抚安竭至衷。至诚感物人共宗,扬清激浊体大穹。
见善是辅恶乃攻,不吐不茹恪且恭。视民疾苦劳厥躬,爱育备至久不慵。
有如名医治盲聋,盲能再睹聋再聪。又如大造运化工,初不用力理自融。
十日一雨五日一风,根器厚薄随所逢。春风桃李秋芙蓉,白者俾白红俾红。
有蔬可茹谷可舂,化工何恩及吾侬。父老感泣涕泪濛,不图见此矍铄翁。
我愿公心与天通,舍其小者大是从广陈方略达九重。
尽化四海之群凶,卖剑买犊为年丰。不然上书乞总戎,驾御豪杰如转蓬。
殄灭丑类无遗踪,四海混一车书同。廓平天宇路不壅,露布直到天子宫。
献俘受馘太庙中,脩文偃武开辟雍。尅期封禅泰华峰,大快义士平生胸。
令当建此补衮功,论功合受大国封。堂堂政府食万钟,揖逊进退咸肃雍。
身佩安危势位崇,富贵岂下汾阳公。海枯石烂物有终,公之勋业高岱嵩,公之令德传无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献俘(獻俘)xiàn fú
(1).古代一种军礼。凯旋时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显示战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 师﹞振旅,愷以入于 晋 。献俘、授馘,饮至、大赏。” 杜预 注:“献 楚 俘於庙。”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六军长驱,此月将发,恨不得与诸公等共观诸将斩馘献俘。”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我兵﹞并获 青海 叛贼 罗卜藏丹津 ,先后槛入,行献俘礼。”
(2).泛指献交俘获之人。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 伍员 ﹞选壮士伏大泽中,夜纵火, 敖 果率众譟而出,悉擒之,加束缚,献俘於王。”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献交俘获之人。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 伍员 ﹞选壮士伏大泽中,夜纵火, 敖 果率众譟而出,悉擒之,加束缚,献俘於王。” ——《漢語大詞典》
受 shòu《國語辭典》
受 [ shòu ]
动- 收得、接获。如:「受到优待」、「受之有愧」。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 容纳、容忍。如:「承受」、「受不了」。《易经·咸卦·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唐·杜甫〈南邻〉诗:「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被、遭到。如:「受挫」、「受冻」、「受批评」、「受惊吓」。
- 中、适合。如:「他说的话很受听。」
馘 guó《國語辭典》
馘 [ guó ]
动- 古代战争时割取敌人左耳以献功。《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唐·太宗〈令诸州刬削京观诏〉:「锋刃之下,恣情翦馘。」
- 被割下的左耳。《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献俘授馘,饮至大赏。」
馘 [ xù ]
名- 脸面。《庄子·列御寇》:「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太庙(太廟)tài miào
帝王的祖庙。《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新主入庙,礼合祧藏太庙中第一夹室。”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其祭仪祭器,一如太庙之制。” ——《漢語大詞典》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脩文 xiū wén
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 ,其与 匈奴 ,有脩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漢語大詞典》
偃武 yǎn wǔ
停息武备。 唐 独孤及 《贺袁傪破贼表》:“陛下方鋭志於偃武,不得已而用兵,乃命将受略,使先胜后战。”《晚清文学丛钞·说唱文学卷上·学生相和歌》:“世无文弱国,今非偃武时。” ——《漢語大詞典》
开辟(開闢)kāi pì
见“ 开闢 ”。
亦作“ 开辟 ”。
(1).指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 盘古氏 开天辟地。《太平御览》卷一引《尚书中候》:“天地开闢。” 汉 扬雄 《法言·寡见》:“所谓观,观德也。如观兵,开闢以来,未有 秦 也。”《后汉书·应劭传》:“开辟以来,莫或兹酷。”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诗:“问谁始种此?岂自开闢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惟《梁史平话》始于开闢,次略叙歷代兴亡之事。”
(2).开发;开拓。《国语·越语下》:“田野开闢,府仓实,民众殷。”《诗·大雅·江汉》“式辟四方” 汉 郑玄 笺:“命 召公 使以王法征伐开辟四方,治我疆界於天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 中国 为五洲冠冕,开闢最先。”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 三里湾 是个模范村--工作开辟得早、干部多,而且干部的能力大、经验多。”
(3).开创;创立。 宋 吴炯 《五总志》:“﹝ 黄庭坚 ﹞至中年以后,句律超妙入神,於诗人有开闢之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当大地凝结百数十万年之后,幸远过大兽大鸟之期,际开辟文明之运。” 杨朔 《迎春词》:“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出来,引导着人民扫清搅天风雪,开辟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头一个春天。”
(4).开启。 汉 张衡 《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宋 曾巩 《读书》诗:“昔废渐开闢,新输日收藏。经营但亹亹,积累自穰穰。” 明 吕坤 《逝者吟》:“户扉日开闢,有枢为转移。”
(5).打开通路。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喻士珍 ﹞使蛮用五千人,日开闢 川 路,由此致 南詔 ,扰攘 西蜀 。”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 奘 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闢。”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六》:“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
亦作“ 开辟 ”。
(1).指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 盘古氏 开天辟地。《太平御览》卷一引《尚书中候》:“天地开闢。” 汉 扬雄 《法言·寡见》:“所谓观,观德也。如观兵,开闢以来,未有 秦 也。”《后汉书·应劭传》:“开辟以来,莫或兹酷。”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诗:“问谁始种此?岂自开闢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惟《梁史平话》始于开闢,次略叙歷代兴亡之事。”
(2).开发;开拓。《国语·越语下》:“田野开闢,府仓实,民众殷。”《诗·大雅·江汉》“式辟四方” 汉 郑玄 笺:“命 召公 使以王法征伐开辟四方,治我疆界於天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 中国 为五洲冠冕,开闢最先。”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 三里湾 是个模范村--工作开辟得早、干部多,而且干部的能力大、经验多。”
(3).开创;创立。 宋 吴炯 《五总志》:“﹝ 黄庭坚 ﹞至中年以后,句律超妙入神,於诗人有开闢之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当大地凝结百数十万年之后,幸远过大兽大鸟之期,际开辟文明之运。” 杨朔 《迎春词》:“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出来,引导着人民扫清搅天风雪,开辟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头一个春天。”
(4).开启。 汉 张衡 《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宋 曾巩 《读书》诗:“昔废渐开闢,新输日收藏。经营但亹亹,积累自穰穰。” 明 吕坤 《逝者吟》:“户扉日开闢,有枢为转移。”
(5).打开通路。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喻士珍 ﹞使蛮用五千人,日开闢 川 路,由此致 南詔 ,扰攘 西蜀 。”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 奘 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闢。”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六》:“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
雍 yōng《國語辭典》
雍 [ yōng ]
形- 和谐的、和睦的。如:「雍和」。《书经·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 堵塞。《谷梁传·僖公九年》:「毋雍泉,毋讫籴。」《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隔以山谷,雍以沙幕。」通「壅」。
- 拥有。《战国策·秦策五》:「雍天下之国,徙两周之疆。」汉·高诱·注:「雍,有也。」通「拥」。
- 国名。周代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东北。
- 姓。如明代有雍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