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释德洪宋代〕《大沩山外侍者求诗

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

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

谁为中兴者,卓哉空印贤。大钟日夕撞,圆音答山川。

衲子自成群,昼诵而夜禅。道人旧未识,眉目何渊然。

乞诗亦不恶,篝灯临网笺。人生等浮云,达者无后先。

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戏走笔成长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一戏(一戏)
宋 欧阳修 百子坑赛龙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宋 米芾 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宋 程俱 读神仙传六首 其三 鞭灵走石才一戏,骑麟上天亦徒耳。  ——《骈字类编》
耳 ěr《國語辭典》

耳 [ ěr ]

  1. 人及动物的听觉器官与平衡器官。可分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 凡器物两旁附有以便于提携的把手均称为「耳」。《易经·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
  3. 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4. 姓。如明代有耳元明。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闻、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
  1. 位于句末,表决定的意思。相当于「矣」、「了」。《史记·卷一一○·匈奴传》:「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
  2. 位于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当于「而已」、「罢了」。《论语·阳货》:「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走笔(走筆)zǒu bǐ
谓挥毫疾书。 唐 白居易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禰正平 《鸚鵡赋》走笔立成,膾炙千古。” 钱钟书 《围城》二:“那记录的女孩也含着笑,走笔如飞。”  ——《漢語大詞典》
成长(成長)chéng zhǎng
(1).长大;长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骄慢已习,方復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唐 韩愈 《祭滂文》:“将谓成长,以兴吾家,如何不祥,未冠而夭!”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一:“小鸡仔都在成长以前发瘟死掉了。”
(2).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北齐书·王昕传》:“我弟并向成长,志识未定,近善狎恶,不能不移。” 闻捷 《海燕》:“他怀着父亲关怀儿子的感情,注视我们每一个侦察兵的成长。”  ——《漢語大詞典》
篇 piān《國語辭典》

篇 [ piān ]

  1. 书籍、简册。《说文解字·竹部》:「篇,书也。」清·段玉裁·注:「书,箸也,箸于简牍者也,亦谓之篇。古曰篇,汉人亦曰卷。」南朝齐·谢朓〈酬德赋〉:「登金华以问道,得石室之名篇。」
  2. 首尾完整的文章。如:「通篇及义」。唐·韩愈〈送灵师〉诗:「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3. 量词。计算文章或诗作的单位。如:「一篇论文」、「诗三百篇」。《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唐·杜甫〈饮中八僊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