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
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
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
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
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
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
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
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
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
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鶬.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
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
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
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
公为游谿诗,唱咏多慨慷。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
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
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临风听繁丝,忽遽闻再更。
顾我数来过,是夜凉难忘。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
来候不得宿,出门每回遑。自是将重危,车马候纵横。
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
家人号于前,其书不果成。子符奉其言,甚于亲使令。
鲁论未讫注,手迹今微茫。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
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顷息万事尽,肠情多摧伤。
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钲。柳车一出门,终天无回箱。
籍贫无赠赀,曷用申哀诚。衣器陈下帐,醪饵奠堂皇。
明灵庶鉴知,仿佛斯来飨。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
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
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
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
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
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
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
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
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
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鶬.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
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
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
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
公为游谿诗,唱咏多慨慷。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
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
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临风听繁丝,忽遽闻再更。
顾我数来过,是夜凉难忘。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
来候不得宿,出门每回遑。自是将重危,车马候纵横。
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
家人号于前,其书不果成。子符奉其言,甚于亲使令。
鲁论未讫注,手迹今微茫。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
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顷息万事尽,肠情多摧伤。
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钲。柳车一出门,终天无回箱。
籍贫无赠赀,曷用申哀诚。衣器陈下帐,醪饵奠堂皇。
明灵庶鉴知,仿佛斯来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公文 gōng wén
(1).处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件。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苞苴盈於门庭,聘问交於道路,书记繁於公文,私务众於官事。”《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輒白 曹公 ,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径来 湖南 潭州府 ,下了公文,同来寻 崔寧 和 秀秀 。”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内高声禀介﹞ 湖广 宣抚使衙门,有公文投进。”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昨黑夜堡里来了公文。’ 二木匠 站在坡上说。”
(2).复姓。 春秋 时有 公文氏 。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
(2).复姓。 春秋 时有 公文氏 。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
为时(爲時)wéi shí
犹言从时间上看。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审查诸公的删掉关于我的文章,为时已久。”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三:“因为时不久,还没有完全办妥。” ——《漢語大詞典》
师 ( 師 ) shī
师 [ shī ]
-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
-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
- 效法:~法古人。
- 榜样:~范。
-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
-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
- 军队:会~。出~。
-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
- 一国的首都:京~。
- 姓。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微声(微聲)wēi shēng
(1).微小的名声。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 韩 张 。” 明 徐渭 《十白赋·麂》:“拾遗有言,微声及祸,视尔霜质,秉金畏火。”
(2).细小的声音。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飞车向 奇肱国 疾飞而去,天空中不再留下微声,学者们也静悄悄,这是大家在吃饭。”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蝙蝠的声音……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漢語大詞典》
(2).细小的声音。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飞车向 奇肱国 疾飞而去,天空中不再留下微声,学者们也静悄悄,这是大家在吃饭。”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蝙蝠的声音……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