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不是无心速,焉能有自由。

薛能唐代〕《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帝里欲何待,人间无阙遗。不能安旧隐,都属扰明时。
违理须齐辱,雄图岂藉知。纵横悉已误,斯语是吾师。
得官殊未喜,失计是忘愁。不是无心速,焉能有自由。
凉风盈夏扇,蜀茗半形瓯。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不是无心有自

不是 bú shì
(1).错误;过失。《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适间婆婆説你许多不是。”《红楼梦》第三十回:“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 茅盾 《多角关系》九:“到底是谁的不是,一见面就吵嘴?”
(2).表否定判断。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是汝书,即注是,以字押;不是,即注非,亦以字押。” 宋 苏轼 《寄子由》诗:“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十章:“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这儿呆着有危险。”  ——《漢語大詞典》
无心(無心)wú xīn
(1).犹无意,没有打算。《东观汉记·寇恂传》:“ 皇甫文 , 峻 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唐 杜甫 《畏人》诗:“门逕从榛草,无心走马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必是无心卖他,奚落小肆罢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 朱延年 ﹞也不知道是 徐总经理 无心说出的,他就随随便便唔了一声。”
(2).没有成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3).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 五代 齐己 《送略禅师归南岳》诗:“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4).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宋 高似孙 《纬略·穷奇》:“ 东方朔 《神异经》曰:‘ 崑崙 西有兽,其状如犬,有两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臟……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5).古谓蚯蚓食土无心。《大戴礼记·易本命》:“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淮南子·墬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 高诱 注:“蚯蚓之属是也。”
(6).草名。参见“ 无心草 ”。  ——《漢語大詞典》
速 sù《國語辭典》

速 [ sù ]

  1. 快、急。表时间。如:「迅速」、「速成」、「速写」。《论语·子路》:「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大事不成。」
  1. 邀请。《易经·需卦·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文选·张衡·南都赋》:「以速远朋,嘉宾是将;揖让而升,宴于兰堂。」
  2. 招致。《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毋速天罚,赦图不谷。」《国语·楚语下》:「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1. 速度的简称。如:「光速」、「音速」。
焉 yān《國語辭典》

焉 [ yān ]

  1. 指示代名词,之、彼、这里。如:「心不在焉」。《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2. 疑问代名词。《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 岂、如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1. 相当于「于」。《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1. 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相当于「乃」、「就」。《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1. 语气词,置句末:➊ ​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➋ ​ 表示疑问。相当于「耶」、「呢」。《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➌ ​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2. 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如:「与我心有戚戚焉。」《书经·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有自 yǒu zì
(1).有其原因。《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 陈鼓应 今注:“有自也,有所由来,即有它的原因。”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2).有其来处。《元史·后妃传二·显宗宣懿淑圣皇后》:“阴功久积,衍圣绪於无疆;神器攸归,知庆源之有自。” 茅盾 《子夜》十一:“ 刘玉英 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十七岁前读过几年书……对于交易所证券市场的经络,那她更是‘渊源有自’。”  ——《漢語大詞典》
由 yóu《國語辭典》

由 [ yóu ]

  1. 原因。如:「事由」、「原由」、「理由」。《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
  2. 机会、机缘。《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久仰芳名,无由亲炙。」
  3. 途径、方法。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游日记二》:「而溪崖亦悬嵌,无由上跻。」
  4. 姓。如秦代有由余。
  1. 遵循、听从。《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 听任、任凭。如:「信不信由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3. 走、经过。《孟子·离娄上》:「舍止路而不由,哀哉。」《宋史·卷三一困·范仲淹传》:「鄜、延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4. 践行。《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1. 自、从。表示所从出。如:「言不由衷」、「由北到南」。《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2. 因为。表示原因。如:「由于」、「咎由自取」。《书经·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3. 表示凭借。如:「人体是由很多细胞组织而成的。」
  4. 属、归。表示职责范围的画分。如:「这个案子是由我负责承办。」
  5. 于。表示所在。《书经·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