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玉律 yù lǜ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 武帝 太康 元年, 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2).指管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 秦淮 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鈿。”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4).引申为楷模、榜样。 宋 司马光 《枢密太傅文恭胡公挽辞》:“黄裳藴厚德,玉律儼清规。” ——《漢語大詞典》
(2).指管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 秦淮 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鈿。”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4).引申为楷模、榜样。 宋 司马光 《枢密太傅文恭胡公挽辞》:“黄裳藴厚德,玉律儼清规。” ——《漢語大詞典》
三秋 sān qiū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
(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
暮 mù《國語辭典》
暮 [ mù ]
名- 傍晚、太阳将落的时候。如:「日暮」。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天晚的。如:「暮烟」、「暮色」。
- 晚、将尽的。如:「暮年」、「暮春」、「天寒岁暮」。
- 衰颓的。如:「暮气沉沉」。
金精 jīn jīng
(1).西方之气。《后汉书·郎顗传》:“凡金气为变,发在秋节……金精之变,责归上司。”《文选·弥衡〈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李善 注:“西方为金,毛有白者,故曰金精。”
(2).指 秦 。 汉 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扬威斩蛇,金精摧伤。”《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金精仍頽,朱光以渥。” 李善 注引《汉书·郊祀志》:“ 秦襄公 自以居西,主 少昊 之神。” 唐 李白 《朱虚侯赞》:“ 嬴氏 秽德,金精摧伤。” 王琦 注:“ 秦 在西方,西为金行,故曰金精。”
(3).指太白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地则石鼓山鸣,天则金精动宿。” 倪璠 注引 石氏 《星经》:“昴者,西方白虎之宿,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山鸣石鼓,宿动金精。”
(4).道教传说中的一种仙药。《汉武故事》:“太上之药……上握 蓝园 之金精,下摘 圆丘 之紫奈。”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唐 李白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诗:“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5).指月亮。《初学记》卷一引《河图帝览嬉》:“月者,金之精也。” 唐 陈陶 《旅泊涂江》诗:“断沙雁起金精出,孤岭猿愁木客归。” 明 汤式 《小梁州·题梧月堂》套曲:“满目清空,金精光射玉壶冰。”
(6).指日。 明 王世贞 《天门开》诗:“天门旭,呀然豁。窍混沌,金精发。”
(7).甘菊的别称。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 倪璠 注引《玉函方》:“甘菊,九月上寅日採,名曰金精。” 唐 李峤 《菊》诗:“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8).指水精,水晶。《广雅·释地》“水精” 王念孙 疏证引 汉 刘桢 《清虑赋》:“凭文瑶之几,对金精之盘。”《新唐书·西域传下·俱兰》:“出金精,琢石取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浪拏国》:“有山巖,中多出金精,琢析其石,然后得之。” ——《漢語大詞典》
(2).指 秦 。 汉 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扬威斩蛇,金精摧伤。”《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金精仍頽,朱光以渥。” 李善 注引《汉书·郊祀志》:“ 秦襄公 自以居西,主 少昊 之神。” 唐 李白 《朱虚侯赞》:“ 嬴氏 秽德,金精摧伤。” 王琦 注:“ 秦 在西方,西为金行,故曰金精。”
(3).指太白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地则石鼓山鸣,天则金精动宿。” 倪璠 注引 石氏 《星经》:“昴者,西方白虎之宿,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山鸣石鼓,宿动金精。”
(4).道教传说中的一种仙药。《汉武故事》:“太上之药……上握 蓝园 之金精,下摘 圆丘 之紫奈。”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唐 李白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诗:“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5).指月亮。《初学记》卷一引《河图帝览嬉》:“月者,金之精也。” 唐 陈陶 《旅泊涂江》诗:“断沙雁起金精出,孤岭猿愁木客归。” 明 汤式 《小梁州·题梧月堂》套曲:“满目清空,金精光射玉壶冰。”
(6).指日。 明 王世贞 《天门开》诗:“天门旭,呀然豁。窍混沌,金精发。”
(7).甘菊的别称。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 倪璠 注引《玉函方》:“甘菊,九月上寅日採,名曰金精。” 唐 李峤 《菊》诗:“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8).指水精,水晶。《广雅·释地》“水精” 王念孙 疏证引 汉 刘桢 《清虑赋》:“凭文瑶之几,对金精之盘。”《新唐书·西域传下·俱兰》:“出金精,琢石取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浪拏国》:“有山巖,中多出金精,琢析其石,然后得之。” ——《漢語大詞典》
九日 jiǔ rì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漢語大詞典》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漢語大詞典》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