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里天明,还了修行愿。
我爱闲居,心镜常皎洁。境灭情忘,自然无分别。云散长空,露出清霄月。
此个家风,有口难分说。
一更里澄心,下手端然坐。赶退群魔,队队白羊过。剔起心灯,照见元初我。
方寸玲珑,宝珠悬一颗。
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
白雪慢慢。降下纟花片。
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
万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四更里无事,四边都宁静。内放心花,赏玩长春景。戊己门开,有个真人进。
一粒金丹,运上昆仑顶。
五更里天明,还了修行愿。龙虎相交,倒把黄河卷。半空里雷声,鬼神难测
辩。
认得元初,本来真头面。
斋罢闲行,独唱无人和。山里樵夫,也唱哩仑罗。上了一个坡,下了一
个坡,便做高官,也只不如我。
过了一年,又是添一岁。每日随缘,争甚闲和气。可怜韶华,奔走如捻指。
莫待临头,腊月三十日。
奉劝人人,一一听分诉。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始初下手,炼就铅汞体。
自有龟蛇,引人曹溪路。
聪明君子,一一听分诉。甲子六年,看看降真数。跳出凡笼,一个长生路。
免教阎王,鬼使来勾取。
此个家风,有口难分说。
一更里澄心,下手端然坐。赶退群魔,队队白羊过。剔起心灯,照见元初我。
方寸玲珑,宝珠悬一颗。
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
白雪慢慢。降下纟花片。
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
万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四更里无事,四边都宁静。内放心花,赏玩长春景。戊己门开,有个真人进。
一粒金丹,运上昆仑顶。
五更里天明,还了修行愿。龙虎相交,倒把黄河卷。半空里雷声,鬼神难测
辩。
认得元初,本来真头面。
斋罢闲行,独唱无人和。山里樵夫,也唱哩仑罗。上了一个坡,下了一
个坡,便做高官,也只不如我。
过了一年,又是添一岁。每日随缘,争甚闲和气。可怜韶华,奔走如捻指。
莫待临头,腊月三十日。
奉劝人人,一一听分诉。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始初下手,炼就铅汞体。
自有龟蛇,引人曹溪路。
聪明君子,一一听分诉。甲子六年,看看降真数。跳出凡笼,一个长生路。
免教阎王,鬼使来勾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五更 wǔ gēng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三老五更 ”。
(2).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 陈 伏知道 《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漢語大詞典》
(2).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 陈 伏知道 《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漢語大詞典》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名-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天明 tiān míng
(1).犹天命;天道。《书·大诰》:“用 寧王 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左传·哀公二年》:“ 范氏 、 中行氏 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 孔颖达 疏:“下事上,臣事君,法则天之明道;臣不事君是反易天之明道。”《墨子·尚同下》:“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孙诒让 间诂:“ 王 云:天明,天之明道也。”
(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孔颖达 疏:“六亲,父为尊严;众星,北辰为长。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北极,是其象天明也。”《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 汉 郑玄 注:“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画成物之象。王画日月,象天明也。”
(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
(4).谓天赋智慧。 明 方孝孺 《慎思堂铭》:“孰艰孰危?孰困寒馁?孰为昏迷,汩其天明?” 章炳麟 《訄书·原变》:“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夭閼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豦蜼。”
(5).尊称帝王。《宋书·始安王休仁传》:“谨案 刘休仁 苞蓄祸迹,事蔽於天明,窜匿沉姦,情宣於民听。”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田侯 摄事,奉我天明。” 宋 王安石 《改撰诗义序札子》:“昧冒天明,臣无任。”
(6).天亮。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宋 欧阳修 《鵯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緑窗鵯鵊催天明。”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一夜天翻来覆去,何曾合得着眼,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呆呆的坐到天明。” ——《漢語大詞典》
(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孔颖达 疏:“六亲,父为尊严;众星,北辰为长。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北极,是其象天明也。”《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 汉 郑玄 注:“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画成物之象。王画日月,象天明也。”
(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
(4).谓天赋智慧。 明 方孝孺 《慎思堂铭》:“孰艰孰危?孰困寒馁?孰为昏迷,汩其天明?” 章炳麟 《訄书·原变》:“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夭閼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豦蜼。”
(5).尊称帝王。《宋书·始安王休仁传》:“谨案 刘休仁 苞蓄祸迹,事蔽於天明,窜匿沉姦,情宣於民听。”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田侯 摄事,奉我天明。” 宋 王安石 《改撰诗义序札子》:“昧冒天明,臣无任。”
(6).天亮。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宋 欧阳修 《鵯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緑窗鵯鵊催天明。”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一夜天翻来覆去,何曾合得着眼,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呆呆的坐到天明。”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動-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助-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修 xiū《國語辭典》
修 [ xiū ]
动- 装扮、装饰。如:「修饰」。《楚辞·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唐·李中〈春闺辞〉二首之一:「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 整治、修理,使恢复、合用。如:「整修」、「维修」。《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家里有几件乐器坏了,要借重老爹修一修。」
- 建造、兴建。如:「修水库」、「修筑道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
- 涵养、锻炼。如:「修身养性」、「修心」。《文选·陆机·五等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 学习、研究。如:「自修」、「进修」。《韩非子·五蠹》:「今修文学,习言谈。」
- 著述、撰写。如:「修史」。《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修易序书,制作春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修书累纸,意寄殷勤。」
- 削、剪。如:「修指甲」、「修铅笔」。
- 长、高、远。如:「修长」。宋·苏轼〈满江红·东武南城〉词:「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 善、美好。唐·韩愈〈进学解〉:「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 有贤德的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 姓。如晋代有修肃。
行愿(行願)xíng yuàn
(1).佛教语。谓身心修养之境界。 唐 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幢功德甚大,师行愿甚深。”
(2).指随缘而生的心境。 宋 范成大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诗:“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漢語大詞典》
(2).指随缘而生的心境。 宋 范成大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诗:“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