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
我爱闲居,心镜常皎洁。境灭情忘,自然无分别。云散长空,露出清霄月。
此个家风,有口难分说。
一更里澄心,下手端然坐。赶退群魔,队队白羊过。剔起心灯,照见元初我。
方寸玲珑,宝珠悬一颗。
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
白雪慢慢。降下纟花片。
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
万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四更里无事,四边都宁静。内放心花,赏玩长春景。戊己门开,有个真人进。
一粒金丹,运上昆仑顶。
五更里天明,还了修行愿。龙虎相交,倒把黄河卷。半空里雷声,鬼神难测
辩。
认得元初,本来真头面。
斋罢闲行,独唱无人和。山里樵夫,也唱哩仑罗。上了一个坡,下了一
个坡,便做高官,也只不如我。
过了一年,又是添一岁。每日随缘,争甚闲和气。可怜韶华,奔走如捻指。
莫待临头,腊月三十日。
奉劝人人,一一听分诉。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始初下手,炼就铅汞体。
自有龟蛇,引人曹溪路。
聪明君子,一一听分诉。甲子六年,看看降真数。跳出凡笼,一个长生路。
免教阎王,鬼使来勾取。
此个家风,有口难分说。
一更里澄心,下手端然坐。赶退群魔,队队白羊过。剔起心灯,照见元初我。
方寸玲珑,宝珠悬一颗。
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
白雪慢慢。降下纟花片。
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
万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四更里无事,四边都宁静。内放心花,赏玩长春景。戊己门开,有个真人进。
一粒金丹,运上昆仑顶。
五更里天明,还了修行愿。龙虎相交,倒把黄河卷。半空里雷声,鬼神难测
辩。
认得元初,本来真头面。
斋罢闲行,独唱无人和。山里樵夫,也唱哩仑罗。上了一个坡,下了一
个坡,便做高官,也只不如我。
过了一年,又是添一岁。每日随缘,争甚闲和气。可怜韶华,奔走如捻指。
莫待临头,腊月三十日。
奉劝人人,一一听分诉。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始初下手,炼就铅汞体。
自有龟蛇,引人曹溪路。
聪明君子,一一听分诉。甲子六年,看看降真数。跳出凡笼,一个长生路。
免教阎王,鬼使来勾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晓 ( 曉 ) xiǎo
晓 [ xiǎo ]
- 天明:~市。拂~。破~。报~。
- 知道,懂得:~畅。~得。分~。
- 使人知道清楚:~示。~谕。
阴阳(陰陽)yīn yáng
(1).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叶适 《醉乐亭记》:“ 永嘉 多大山,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輒自为拱揖,高不孤耸,下亦凝止,阴阳附从,向背以情。”
(2).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 张守节 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
(3).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红楼梦》第三一回:“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
(4).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 孔颖达 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於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孙希旦 集解:“乐由天作,故属乎阳;礼由地制,故属乎阴,阴阳和则万物得,礼乐和则万事顺。”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学士探得风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宋 范成大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黑漫漫云起阴阳混,乱纷纷魃走魍魎遁。”
(5).日月。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宋 苏辙 《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髮谁教老不回?”
(6).昼夜。《礼记·祭义》:“日出於东,月生於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廵。” 孔颖达 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韦昭 注:“阴阳分布,日夜同也。滞,蛰虫也。明堂《月令》曰:‘日夜分,雷乃发声。’” 汉 扬雄 《太玄·攡》:“一昼一夜,阴阳分索。夜道极阴,昼道极阳。”
(7).寒暑。《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儷偕。” 王逸 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 唐 柳宗元 《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8).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李善 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9).雷电与雨雪。《穀梁传·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也。” 范宁 注:“ 刘向 云: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以出见,则雪不当復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阴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闭阴,阴气纵逸而将为害也。”
(10).君臣。《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王逸 注:“阴,臣也。阳,君也。” 洪兴祖 补注:“阴阳易位,言君弱而臣强也。”
(11).夫妇。《礼记·郊特牲》:“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 孔颖达 疏:“‘鬼神阴阳也’者,阴阳谓夫妇也。著祭服而齐戒亲迎,是敬此夫妇之道如事鬼神,故云‘鬼神阴阳也’。”
(12).男女。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 伏羲氏 定天地,分阴阳。’” 明 归有光 《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 明 程羽文 《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繾綣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
(13).指男女之生殖器。《明律·斗殴》:“若断人舌及毁败人阴阳者并杖一百,流三千里,仍将犯人财产一半断付被伤篤疾之人养赡。”
(14).律吕。《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按阳为律,阴为吕。 汉 贾谊 《新书·六术》:“声音之道以六为首,以阴阳之节为度……是以声音之器十二钟,钟当一月,其六钟阴声,六钟阳声。”
(15).奇偶。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
(16).动静。《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考其阴阳,以观其诚。” 卢辩 注:“阴主静,阳主动,考其阴阳者,察其动静也。”
(17).开合。《后汉书·班固传上》:“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李贤 注:“《前书》曰,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合谓之阴,开谓之阳。《易》曰:‘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
(18).依违向背。《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郑 阴阳 晋 楚 之间,其心不定,非一日矣。”《明史·忠义传五·鲁世仁》:“ 洛阳 则 际遇 , 汝寧 则 沈万登 , 南阳 则 刘洪起 兄弟,各拥众数万,而诸小寨悉归之。或附贼,或受朝命,阴阳观望。”
(19).人间和阴间。 唐 唐晅 妻 张氏 《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 晋昌 唐晅 ,娶姑女 张氏 ,颇有令德。 开元 十八年, 晅 入 洛 ,妻卒於 衞南庄 。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 张氏 前来…… 晅 以诗赠 张氏 ,氏亦裂带题诗以答。”
20.死生,生杀。《楚辞·九歌·大司命》:“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阴主杀,阳主生。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21.古代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 唐 韩愈 《襄阳卢丞墓志铭》:“阴阳星厤,近世儒莫学。”
22.指负责研究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学问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景午,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碁诸待詔三十二人。”23.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的方术。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原来叫 刘修德 ,当年作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24.指擅长星相、占卜、相宅、相墓方术的人。《西游记》第二三回:“却只是仓卒间,不曾请得个阴阳,拜堂撒帐。”《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 徐先生 来写了七单。” 康濯 《春种秋收·三面宝镜》:“﹝ 王老殿 ﹞早年间当过看地脉说风水的阴阳先生,人们也管他叫‘阴阳’。”25.指男女交合。《太平御览》卷三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譙郡 胡馥之 ,娶妇 李氏 ,十餘年无子,而妇卒。哭慟,云:‘竟无遗体,遂丧,此酷何深!’妇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后见就,依平生时阴阳,当为君生一男。’语毕还卧。” ——《漢語大詞典》
(2).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 张守节 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
(3).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红楼梦》第三一回:“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
(4).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 孔颖达 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於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孙希旦 集解:“乐由天作,故属乎阳;礼由地制,故属乎阴,阴阳和则万物得,礼乐和则万事顺。”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学士探得风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宋 范成大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黑漫漫云起阴阳混,乱纷纷魃走魍魎遁。”
(5).日月。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宋 苏辙 《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髮谁教老不回?”
(6).昼夜。《礼记·祭义》:“日出於东,月生於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廵。” 孔颖达 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韦昭 注:“阴阳分布,日夜同也。滞,蛰虫也。明堂《月令》曰:‘日夜分,雷乃发声。’” 汉 扬雄 《太玄·攡》:“一昼一夜,阴阳分索。夜道极阴,昼道极阳。”
(7).寒暑。《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儷偕。” 王逸 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 唐 柳宗元 《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8).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李善 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9).雷电与雨雪。《穀梁传·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也。” 范宁 注:“ 刘向 云: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以出见,则雪不当復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阴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闭阴,阴气纵逸而将为害也。”
(10).君臣。《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王逸 注:“阴,臣也。阳,君也。” 洪兴祖 补注:“阴阳易位,言君弱而臣强也。”
(11).夫妇。《礼记·郊特牲》:“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 孔颖达 疏:“‘鬼神阴阳也’者,阴阳谓夫妇也。著祭服而齐戒亲迎,是敬此夫妇之道如事鬼神,故云‘鬼神阴阳也’。”
(12).男女。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 伏羲氏 定天地,分阴阳。’” 明 归有光 《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 明 程羽文 《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繾綣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
(13).指男女之生殖器。《明律·斗殴》:“若断人舌及毁败人阴阳者并杖一百,流三千里,仍将犯人财产一半断付被伤篤疾之人养赡。”
(14).律吕。《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按阳为律,阴为吕。 汉 贾谊 《新书·六术》:“声音之道以六为首,以阴阳之节为度……是以声音之器十二钟,钟当一月,其六钟阴声,六钟阳声。”
(15).奇偶。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
(16).动静。《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考其阴阳,以观其诚。” 卢辩 注:“阴主静,阳主动,考其阴阳者,察其动静也。”
(17).开合。《后汉书·班固传上》:“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李贤 注:“《前书》曰,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合谓之阴,开谓之阳。《易》曰:‘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
(18).依违向背。《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郑 阴阳 晋 楚 之间,其心不定,非一日矣。”《明史·忠义传五·鲁世仁》:“ 洛阳 则 际遇 , 汝寧 则 沈万登 , 南阳 则 刘洪起 兄弟,各拥众数万,而诸小寨悉归之。或附贼,或受朝命,阴阳观望。”
(19).人间和阴间。 唐 唐晅 妻 张氏 《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 晋昌 唐晅 ,娶姑女 张氏 ,颇有令德。 开元 十八年, 晅 入 洛 ,妻卒於 衞南庄 。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 张氏 前来…… 晅 以诗赠 张氏 ,氏亦裂带题诗以答。”
20.死生,生杀。《楚辞·九歌·大司命》:“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阴主杀,阳主生。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21.古代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 唐 韩愈 《襄阳卢丞墓志铭》:“阴阳星厤,近世儒莫学。”
22.指负责研究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学问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景午,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碁诸待詔三十二人。”23.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的方术。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原来叫 刘修德 ,当年作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24.指擅长星相、占卜、相宅、相墓方术的人。《西游记》第二三回:“却只是仓卒间,不曾请得个阴阳,拜堂撒帐。”《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 徐先生 来写了七单。” 康濯 《春种秋收·三面宝镜》:“﹝ 王老殿 ﹞早年间当过看地脉说风水的阴阳先生,人们也管他叫‘阴阳’。”25.指男女交合。《太平御览》卷三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譙郡 胡馥之 ,娶妇 李氏 ,十餘年无子,而妇卒。哭慟,云:‘竟无遗体,遂丧,此酷何深!’妇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后见就,依平生时阴阳,当为君生一男。’语毕还卧。” ——《漢語大詞典》
怎 zěn《國語辭典》
怎 [ zěn ]
副- 如何。表疑问、询问之意。如:「怎么」、「怎说」、「怎想」。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 [ zě ]
- (一)之又音。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动-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名-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修 xiū《國語辭典》
修 [ xiū ]
动- 装扮、装饰。如:「修饰」。《楚辞·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唐·李中〈春闺辞〉二首之一:「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 整治、修理,使恢复、合用。如:「整修」、「维修」。《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家里有几件乐器坏了,要借重老爹修一修。」
- 建造、兴建。如:「修水库」、「修筑道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
- 涵养、锻炼。如:「修身养性」、「修心」。《文选·陆机·五等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 学习、研究。如:「自修」、「进修」。《韩非子·五蠹》:「今修文学,习言谈。」
- 著述、撰写。如:「修史」。《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修易序书,制作春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修书累纸,意寄殷勤。」
- 削、剪。如:「修指甲」、「修铅笔」。
- 长、高、远。如:「修长」。宋·苏轼〈满江红·东武南城〉词:「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 善、美好。唐·韩愈〈进学解〉:「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 有贤德的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 姓。如晋代有修肃。
行路 xíng lù
(1).道路。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宋 谢翱 《效孟郊体》诗:“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郭沫若 《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回顾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
(2).路人。《后汉书·党锢传·范滂》:“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行路含情,犹其相愍。” 唐 长孙佐辅 《别友人》诗:“谁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无情。” 清 顾炎武 《旅中》诗:“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漢語大詞典》
(2).路人。《后汉书·党锢传·范滂》:“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行路含情,犹其相愍。” 唐 长孙佐辅 《别友人》诗:“谁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无情。” 清 顾炎武 《旅中》诗:“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