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苏轼宋代〕《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僧耿介练裙溪女清妍

破 pò《國語辭典》

破 [ pò ]

  1. 毁坏、使碎裂。如:「家破人亡」、「破斧沉舟」。《荀子·劝学》:「风至笤折,卵破子死。」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纪录」。《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3. 击败、攻下。如:「破城」、「大破敌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4. 剖开、劈开。如:「势如破竹」、「乘风破浪」、「将西瓜破成两半。」
  5. 剖析、分析。参见「破题 」条。
  6. 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一似你先时破我的肉是狗肉,几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残游记·第五回》:「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7. 花费、消耗。如:「破财」、「破费」。唐·温庭筠〈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8. 尽、穷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而不完整。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0. 穿、透、揭穿。如:「识破」、「点破」、「说破」、「一语道破」、「看破红尘」。
  1. 形容受到损坏而残破的东西。如:「破船」、「破鞋」、「破布」。
  2. 差劲、低劣。如:「他的数学非常破。」、「你这套破理论少说为妙,免得被人嘲笑。」
  1. 唐宋燕乐大曲的后半部。其中以舞蹈为主,乐器伴奏,或有歌唱。因其节拍急促繁碎,故称为「破」。唐·白居易〈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 时。」《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 媚的破儿。」也称为「曲破」。
裓 gé/jiē《國語辭典》

裓 [ gé ]

  1. 衣服的前襟。唐·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然后蔑衣裓之赠,委财施之会不顾矣。」
山僧 shān sēng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漢語大詞典》
怜 ( 憐 ) lián《國語辭典》
  1. 「怜 」的异体字。
耿介 gěng jiè
(1).光大圣明。《楚辞·离骚》:“彼 尧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王逸 注:“耿,光也;介,大也。 尧 舜 所以有光大圣明之称者,以循用天地之道,举贤任能,使得万事之正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 尧 舜 之耿介,称 禹 汤 之祗敬,典誥之体也。” 章炳麟 《魏武帝颂》:“ 桓 文 以一匡纪功, 尧 舜 以耿介称圣。”
(2).正直不阿,廉洁自持。《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王逸 注:“执节守度,不枉倾也。”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以辨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瀟洒出尘之想。”《明史·唐胄传》:“ 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 岭 南人士之冠。”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九章:“我本来也是痛恨军阀,耿介不苟的人,为什么要找军阀走狗 郭团长 呢?难道吃穿要紧,人格就不要紧吗?”
(3).高耸突兀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复道耿介而连云,阿阁穹窿而仰汉。” 宋 晁补之 《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吞若 云梦 者八九,长剑耿介倚天外。” 清 魏源 《天台纪游》诗之三:“四面絶梯磴,千翠环耿介。”
(4).原指明亮的甲冑。引申为雄武。《楚辞·九辩》:“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王逸 注:“恃怙众士被甲兵也。” 洪兴祖 补注:“﹝耿﹞明也。 逸 以介为介胄。”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琊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 唐 刘希夷 《将军行》:“将军闢辕门,耿介当风立。”
(5).心中不安。 晋 潘岳 《秋兴赋》:“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於华省。” 南朝 宋 刘铄 《代青青河畔草》诗:“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南齐书·褚渊传》:“既内怀耿介,便觉晷刻难推。”  ——《漢語大詞典》
练裙(練裙)liàn qún
亦作“ 练帬 ”。
(1).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鬭清妍。”
(2).《宋书·羊欣传》:“ 献之 尝夏月入县, 欣 著新绢帬昼寝, 献之 书帬数幅而去。 欣 本工书,因此弥善。”后因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 羊欣 白练裙。”  ——《漢語大詞典》
溪女
宋 苏轼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明 徐渭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四 溪女惜香还菡萏,海人浇醉歇枇杷。  ——《骈字类编》
斗 ( 鬥 ) dǒu/dòu《國語辭典》

斗 [ dǒu ]

  1.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十升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紅樓夢·第四二回》:「如今這一個裡頭裝 了兩斗御田粳米。」
  2. 酒器。《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斗。」《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3. 形狀像斗的器具。如:「漏斗」、「熨斗」、「米斗」、「菸斗」。
  4. 星座名:➊ ​ 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有六顆星,通稱為「南斗」。➋ ​ 北斗七星。
  5. 圓形的指紋。參見「斗箕」、「斗紋」等條。
  6. 姓。如宋代有斗蓋。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比喻小。如:「斗室」、「斗城」。
  2. 比喻大。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至如牽鉤壯氣,斗膽豪心。」
  3. 險峻、陡峭。《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閩遊日記》:「蓋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線為暗磴,百丈為明梯。」通「陡」。
  1. 驟然、突然。唐·韓愈〈答張十一功曹〉詩:「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清妍 qīng yán
美好。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和口小辩,希指巧言者,谓之标领清妍。” 唐 韩愈 《月池》诗:“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峰图〉》诗:“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清 洪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