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天高(天高)
魏晋 张协 杂诗十首 其二 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唐 沈佺期 七夕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唐 梁锽 七夕汎舟 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
唐 韦应物 登高望洛城作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唐 戴叔伦 次下牢韵 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
唐 戴叔伦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唐 柳宗元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骈字类编》
唐 沈佺期 七夕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唐 梁锽 七夕汎舟 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
唐 韦应物 登高望洛城作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唐 戴叔伦 次下牢韵 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
唐 戴叔伦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唐 柳宗元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骈字类编》
云表(雲表)yún biǎo
(1).云外。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牟 吹笛天下第一,日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 元 倪瓒 《七月十四日对雨》诗:“稍开云表月,还掩篋中书。”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我保你将来铜像巍巍,高入云表。”
(2).借指上天,上苍。 清 厉鹗 《小雪初晴访敬身于城南同游梵天讲寺》诗:“愿服埽塔衣,顶礼向云表。”
(3).奏疏,表章。《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吾今用上等剑客担住云表,申东海龙王请五百条毒龙,今晚来到,共你大战。”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邵景说》:“寡欲弃尘物,幽栖抗云表。”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上天,上苍。 清 厉鹗 《小雪初晴访敬身于城南同游梵天讲寺》诗:“愿服埽塔衣,顶礼向云表。”
(3).奏疏,表章。《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吾今用上等剑客担住云表,申东海龙王请五百条毒龙,今晚来到,共你大战。”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邵景说》:“寡欲弃尘物,幽栖抗云表。” ——《漢語大詞典》
千岁 qiān suì
(1).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鵠千岁,年之殊也。” 宋 苏轼 《三槐堂铭》:“贯四时閲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2).古人祝寿之词。《诗·鲁颂·閟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於是 范蠡 与 越王 俱起为 吴王 寿,其辞曰:‘下臣 勾践 从小臣 范蠡 奉觴上千岁之寿。’”
(3).封建时代臣下对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称。《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媚的破儿,搊一个紧颼颼的筝儿,道一个甜甜嫩嫩的千岁儿。”《再生缘》第三一回:“娘娘千岁坐中宫,干父干娘妾侍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天王詔令:王世子,臣下呼称幼主万岁;第三子,臣下呼称王三殿下千岁。”
(4).即千岁树。《太平御览》卷九六○引 晋 袁山松 《宜都山川记》:“ 佷山 有异木,人无见其朽者。其名曰千岁,叶似枣,色似桑,冬夏青贞,强少节目。” ——《漢語大詞典》
(2).古人祝寿之词。《诗·鲁颂·閟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於是 范蠡 与 越王 俱起为 吴王 寿,其辞曰:‘下臣 勾践 从小臣 范蠡 奉觴上千岁之寿。’”
(3).封建时代臣下对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称。《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媚的破儿,搊一个紧颼颼的筝儿,道一个甜甜嫩嫩的千岁儿。”《再生缘》第三一回:“娘娘千岁坐中宫,干父干娘妾侍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天王詔令:王世子,臣下呼称幼主万岁;第三子,臣下呼称王三殿下千岁。”
(4).即千岁树。《太平御览》卷九六○引 晋 袁山松 《宜都山川记》:“ 佷山 有异木,人无见其朽者。其名曰千岁,叶似枣,色似桑,冬夏青贞,强少节目。” ——《漢語大詞典》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名-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烟霞(煙霞)yān xiá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云笈七籤》卷三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躡烟霞,綵云捧足。” 明 张居正 《潇湘道中》诗:“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縹緲,钩勒精严。”
(2).泛指山水、山林。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元 乔吉 《绿幺遍·自述》曲:“时时酒圣,处处诗禪,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王维 继之以烟霞, 唐 诗之逸,遂成芳秀。”
(3).指红尘俗世。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一会价鼓琴邀夜月,一会价看鹤舞閒云,不与那烟霞廝浑。”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二:“将母琴堂饌未奢,非关 陶令 弃烟霞。”
(4).特指吸鸦片时喷出的烟团。《黑籍冤魂》第七回:“一班幕宾跟班、衙役皂隶,都是一榻烟霞,这个衙门,简直变做了一个烟馆了。”参见“ 吞云吐雾 ”。 ——《漢語大詞典》
(1).烟雾;云霞。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云笈七籤》卷三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躡烟霞,綵云捧足。” 明 张居正 《潇湘道中》诗:“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縹緲,钩勒精严。”
(2).泛指山水、山林。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元 乔吉 《绿幺遍·自述》曲:“时时酒圣,处处诗禪,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王维 继之以烟霞, 唐 诗之逸,遂成芳秀。”
(3).指红尘俗世。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一会价鼓琴邀夜月,一会价看鹤舞閒云,不与那烟霞廝浑。”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二:“将母琴堂饌未奢,非关 陶令 弃烟霞。”
(4).特指吸鸦片时喷出的烟团。《黑籍冤魂》第七回:“一班幕宾跟班、衙役皂隶,都是一榻烟霞,这个衙门,简直变做了一个烟馆了。”参见“ 吞云吐雾 ”。 ——《漢語大詞典》
澌灭(澌滅)sī miè
(1).消亡,消失。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往时故蹟,销磨澌灭,后生小子,无復能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佞士·人无赖》:“通政 张龙 以占民妇 章氏 事发,投 钱寧 门下,因假 寧 名挟骗财物,至坐法论斩,而朝士之体澌灭尽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 端娘 ﹞言讫,不动。细审之,面庞形质,渐就澌灭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大家族制最近的状态,先则震颤动摇,后则渐就模糊澌灭。”
(2).犹消灭。 清 钱谦益 《题〈归太仆文集〉》:“士生于斯世,尚能知 宋 元 大家之文,可以与两 汉 同流,不为俗学所澌灭。”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秉之自天者,则非人为之威福,人为之毁誉,所能汨没以空,澌灭以尽也。” ——《漢語大詞典》
(2).犹消灭。 清 钱谦益 《题〈归太仆文集〉》:“士生于斯世,尚能知 宋 元 大家之文,可以与两 汉 同流,不为俗学所澌灭。”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秉之自天者,则非人为之威福,人为之毁誉,所能汨没以空,澌灭以尽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