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厌恶虽自知,剖割且谁肯。

王安石宋代〕《汝瘿和王仲仪

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病瘿。
或如鸟粻满,或若猿嗛并。
女惭高掩襟,男大阔裁领。
饮水疑注壶,吐词侔有梗。
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
秦人号智囊,吴瓠挂狗颈。
(左月右三个田)(左月右鬼)常柱颐,伶仃安及胫。
祗欲仰问天,无由俯窥井。
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
厌恶虽自知,剖割且谁肯。
不惟羞把镜,仍亦愁吊影。
内疗烦羊靥,外砭废针颖。
在木曰楠榴,刳之可曰皿。
此诚无所用,既有何能屏。
膨脝厕元首,臃肿异胪顶。
难将面目施,可与胞胎逞。
贤哉临汝守,世德调金鼎。
尝俗虽丑乖,教令日修整。
风土恐随改,晨昏忧虑省。
傥欲觐慈颜,名城不难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厌恶自知剖割谁肯

厌恶(厭惡)yàn wù
讨厌,憎恶。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咏瘿》诗:“厌恶虽自知,部割且谁肯。”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司户知其厌恶风尘,出于诚心,乃发书告其父。”《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众人见 赵昇 连住数日,并不转身,愈加厌恶,渐渐出言侮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从此那位老太太,因为和媳妇不对,便连儿子也厌恶起来了。”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他不但是厌恶这种生活,而且为自己担心。”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自知 zì zhī
(1).认识自己;自己明了。《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 鲁昭公 曰:‘吾何僭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孤於 公瑾 ,义犹二君,乐 胤 成就,岂有已哉?迫 胤 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明 宗臣 《报刘一丈书》:“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也并不全不自知其丑,然而他不愿意改正,只希望随时消掉,不留痕迹,剩下的单是美点。”
(2).自然知晓。《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 达巷 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漢語大詞典》
剖割 pōu gē
(1).分割。《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三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
(2).剖破切割。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主者命以大刀断其手足,剖割心肺悬挂之。”  ——《漢語大詞典》
且 qiě/jū《國語辭典》

且 [ qiě ]

  1. 暂时。如:「你且坐著」。《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民劳,未可,且待之。」
  2. 将要。如:「旦暮且下」。《战国策·齐策一》:「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
  3. 只。宋·苏轼〈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词:「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水浒传·第六五回》:「我自要干大事,那里且报小仇。」
  1. 又、并。如:「老榕树既高且大。」《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 况、何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师老矣,何故退?」《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3. 尚、还。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孙丑下》:「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4. 抑、或者。《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卷四四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5.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战且走」。

且 [ jū ]

  1. 农历六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
  1. 用于句末,无义。《诗经·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谁肯(誰肯)shuí kěn
哪里会。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丑白]不游赏,只怕消瘦了你。[贴唱]把花貌,谁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只道 刘三 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 汉高祖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