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少阳(少陽)shǎo yáng
(1).东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漢語大詞典》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漢語大詞典》
拜赐(拜賜)bài cì
拜谢或拜受赐赠。《礼记·玉藻》:“大夫拜赐而退,士待诺而退。” 孔颖达 疏:“此一节尊卑受赐拜谢之礼。”《史记·大宛列传》:“﹝ 騫 ﹞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 昆莫 起拜赐,其他如故。”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省收行步玉,拜赐儼华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见阁,必手摘煖耳藏之。 江陵 亦不以为讶,此已拜赐而违命不用者。”亦指拜受赐教。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辱问见爱,教勉以所宜务,敢不拜赐!” ——《漢語大詞典》
太阳(太陽)tài yáng
(1).日的通称。《汉书·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 颜师古 注:“太阳,日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2).指太阳光。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
(3).旺盛的阳气。《尚书大传》卷五:“ 遂人 以火纪;火,太阳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终始》:“故至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俱煖。”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咀嚼英华,呼吸太阳。”
(4).指太阳穴。《红楼梦》第五二回:“只是太阳还疼。”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完全变了,变成个瘪太阳,嘬腮梆,而棱角分明的脸。”参见“ 太阳穴 ”。 ——《漢語大詞典》
(2).指太阳光。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
(3).旺盛的阳气。《尚书大传》卷五:“ 遂人 以火纪;火,太阳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终始》:“故至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俱煖。”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咀嚼英华,呼吸太阳。”
(4).指太阳穴。《红楼梦》第五二回:“只是太阳还疼。”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完全变了,变成个瘪太阳,嘬腮梆,而棱角分明的脸。”参见“ 太阳穴 ”。 ——《漢語大詞典》
旁 páng/bàng《國語辭典》
旁 [ páng ]
名- 侧、边。如:「两旁」、「路旁」。唐·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辅佐、帮助。《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汉·王逸·注:「旁,辅也。」
- 汉字的偏旁。如:「立人旁」、「竖心旁」、「『张』是弓字旁的张,而非立早章。」
- 姓。如秦末有旁君。
- 侧面的。如:「旁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
- 别的、其他的。如:「旁人」、「没旁的话」。
- 歧出的。如:「主干旁枝」。
- 不正的、偏邪的。如:「旁门左道」。《荀子·议兵》:「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唐·杨倞·注:「旁,偏颇也。」
- 边侧的。表方位。如:「旁观」、「旁听」。《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
- 广泛、普遍的。如:「旁征博引」。《书经·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旁施勤教,恤慎刑狱。」
旁 [ bàng ]
动- 依靠、临近。《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唐·颜师古·注:「旁,依也。」
黄菊 huáng jú
(1).黄色的菊花。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唐 姚合 《寄主客郎中》诗:“吟诗红叶寺,对酒黄菊篱。”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诗:“寄声旧东篱,黄菊开还未。”
(2).指酒。 唐 骆宾王 《畴昔篇》:“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盃泛黄菊。” ——《漢語大詞典》
(2).指酒。 唐 骆宾王 《畴昔篇》:“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盃泛黄菊。” ——《漢語大詞典》
红萸(红萸)
赵抃诗红萸浥露香得徐积答李端叔诗红萸黄菊花将发正是诗家 意时 曾惇点绛唇词紫菊红萸何意留侬住 ——《骈字类编》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 姓。
寿觞(壽觴)shòu shāng
祝寿的酒杯。《汉书·叔孙通传》:“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觴九行,謁者言‘罢酒’。” 晋 潘岳 《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寿觴举,慈颜和。”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八:“年年织作昇平字,高映 南山 献寿觴。”《宋史·吕蒙正传》:“ 蒙正 至 洛 ,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子孙环列,迭奉寿觴,怡然自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