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座客争誇吴季子,幕宾元是鲁诸生。

龚敩明代〕《为吴端题静学轩

境息尘空泰宇清,祇将经史寄高情。四时门馆无私谒,半夜池台有月明。

座客争誇吴季子,幕宾元是鲁诸生。兰阶桂苑春长好,底用黄金遗满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座客季子幕宾诸生

座客 zuò kè
在座的客人。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嵩 ( 薛嵩 )以歌送 红綫 ,请座客 冷朝阳 为词曰:‘採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每一演其撰剧,座客笑駡百端。”  ——《漢語大詞典》
争 ( 爭 ) zhēng《國語辭典》
  1. 「争 」的异体字。
誇 kuā/kuà《國語辭典》

夸 [ kuā ]

  1. 说大话、炫耀。如:「夸大」、「夸耀」。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2. 赞美。如:「夸奖」。宋·苏轼〈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诗:「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
  1. 大、粗大。《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传》:「妾夸布服,粝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夸,大也。大布之衣也。」
吴 ( 吳 ) wú《國語辭典》
  1. 「吳 」的異體字。
季子 jì zǐ
(1).指 春秋 时 吴季札 。为 吴 王 寿梦 少子。不受君位,封于 延陵 ,号 延陵季子 ,省称“ 季子 ”。历聘各国,过 徐 , 徐君 爱其剑, 季子 为使上国,未与。及返, 徐君 已死,乃系其宝剑于 徐君 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陈书·宣帝纪》:“咏 季子 之高风,思 城阳 之远託。”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 季子 生前别, 羊曇 醉后悲。”参见“ 延陵季子 ”、“ 延陵剑 ”。
(3).指 战国 时 洛阳 人 苏秦 。 秦 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 洛阳 ,兄弟妻嫂不敢仰视。 秦 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 季子 位高金多也。”一说 苏秦 字 季子 ,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裴駰 集解、 司马贞 索隐。后借指穷困者或先穷后通者。 唐 牟融 《赠欧阳詹》诗:“为客囊无 季子 金,半生踪跡任浮沈。” 唐 高适 《别王彻》诗:“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 季子 多黄金。” 明 沈鲸 《双珠记·并拜荣陞》:“嘆 李广 侯封数奇,今做了腰印 季子 。”  ——《漢語大詞典》
幕宾(幕賓)mù bīn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宣武 与 郗超议 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 谢安 、 王坦之 入,掷疏示之。 郗 犹在帐内。 谢 都无言, 王 直掷还云:‘多。’ 宣武 取笔欲除, 郗 不觉,窃从帐中与 宣武 言。 谢 含笑曰:‘ 郗 生可谓入幕宾也。’”后因以“幕宾”指官府参谋顾问人员。 明 清 后亦以称幕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迁善》:“ 位 曰:‘判官是幕宾,使主无受拜之礼。’”《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这里无他好处,只落得个讼简刑清;所以这些幕宾先生,在衙门里,都也吟啸自若。” 徐珂 《清稗类钞·幕僚类·幕僚曾定品级》:“ 雍正 初,上諭有曰:‘今之幕宾,即古之参谋记室。凡节度观察,皆徵辟幕僚,功绩果著,即拜表荐引。其仿古行之。’”参见“ 幕友 ”、“ 幕僚 ”。  ——《漢語大詞典》
元 yuán《國語辭典》

元 [ yuán ]

  1. 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元等于十角。如:「十元」、「五十元」。通「圆」。
  3. 代数式中,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为「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4. 朝代名。参见「元朝 」条。
  5. 姓。如唐代有元稹。
  1. 为首的。如:「元凶」、「元首」。
  2. 开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
  3. 大的。《书经·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
  4. 善的。《书经·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迺贞吉之元符。」
  5. 基本的。如:「元素」。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鲁 ( 魯 ) lǔ
鲁 [ lǔ ]
  1. 愚拙,蠢笨:愚~。粗~。~莽。
  2.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诸生(諸生)zhū shēng
(1).各种生物。《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吕氏春秋·仲冬》:“阴阳争,诸生荡。”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 尹知章 注:“谓授诸生之官而任之以职也。生,谓知学之士也。”《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始皇 ﹞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
(3).众弟子。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 蕃 齿,相与言於助教博士。”《新唐书·高智周传》:“俄拜 寿州 刺史,其治尚文雅,行部,先见诸生,质经义及政得失,既乃録狱讼,考耕餉勤堕,以为常。”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4). 明 清 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鼎自述荣遇数事》:“翌日,祭酒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明史·文苑传二·罗玘》:“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应童子试,援笔立就如宿构,为诸生,以忠义自许。”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谢山 先生年十四,补诸生,例謁学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