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摩挲成慧刀,霜锷无全缺。

成鹫清代〕《答愿海师

见面不见心,同堂异胡越。见心不见面,闭门车合辙。

心面两相看,笑倒长天月。当年朱氏子,伟哉信人杰。

跃跃矿中金,谓与泥沙别。一遇紫霄翁,点金作顽铁。

摩挲成慧刀,霜锷无全缺。杀佛不杀人,取心不取法。

持此下山来,盲龟逢跛鳖。露刃笑相迎,问我何言说。

我亦无可言,我亦无可说。山中茅半间,床头衣百结。

出山乞食归,入山还洗钵。此外无馀事,请君牢结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摩挲慧刀霜锷无全

摩挲 mā sā
亦作“ 摩莎 ”。亦作“ 摩娑 ”。
(1).揉搓。《礼记·郊特牲》“汁献涚于醆酒” 汉 郑玄 注:“摩莎泲之,出其香汁。” 冰心 《南归》:“ 涵 和 华 摩挲着忧愁的倦眼,和我交替。”
(2).抚摸。《释名·释姿容》:“摩娑,犹末杀也,手上下之言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后人復於 长安 东 霸城 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 唐 韩愈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谁復著手为摩挲?”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吴六奇》:“其署中有峻石高数丈, 查 爱之,摩挲抚惜,因醉题‘縐石’。”
(3).琢磨。 元 汤式 《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试点检鶯花簿,细摩挲烟月文。”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兴至则解衣盘礴,一妻二女,皆能点染设色,相与摩挲指示,共相娱悦。”
(4).模糊。 宋 陆游 《睡起遣怀》诗:“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你莫不是眼摩挲,错认了你这亲眷,你却是姓甚么。”《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此时宿酒未醒,醉眼摩娑,前合后仰。” 傅敷 《感秋》诗之三:“欲写沉忧付壮歌,江山眼底认摩娑。”
(5).消磨。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四折:“从今后,青山止许 巢由 採,黄金休把 相如 买,摩挲了壮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一:“大抵著书,上者羽翼世道……又次者资辅聪明,又次者摩娑岁月。”
(6).摸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孤嫁女》:“时值上弦,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譬如黑暗之中未睹天目,暗中摩挲,不辨方位,何能不误入迷途以待天晓乎?”  ——《漢語大詞典》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慧刀 huì dāo
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 唐 慧宣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诗:“慧刀幸已逢,疑网於焉析。” 宋 范成大 《晁子西寄诗谢酒词意悲甚次韵解之》:“慧刀儻未割,会且欣禪牀。”参见“ 慧剑 ”。  ——《漢語大詞典》
霜锷(霜鍔)shuāng è
白亮锋利的刀。 晋 张协 《七命》:“霜鍔水凝,冰刃露洁。”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品莹。”  ——《漢語大詞典》
无全(無全)wú quán
(1).谓不能存活。 唐 杨弘贞 《贯七札赋》:“出一札而锋鋩自利,踰百步而犀兕无全。” 唐 沈佺期 《鼓吹曲辞·钓竿篇》:“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2).没有完整的。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参见“ 无全牛 ”。  ——《漢語大詞典》
缺 quē《國語辭典》

缺 [ quē ]

  1. 残破的。《淮南子·说林》:「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1. 缺口、空隙。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 过错、不完美的地方。如:「缺失」、「完美无缺」。《书经·君牙》:「启祐我后人,咸以正,罔缺。」
  3. 职务的空额。如:「遗缺」、「肥缺」、「出缺」、「遇缺不补」。《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弟已受职县令,今发来应天候缺。」
  1. 短少、不足。如:「缺人」、「缺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
  2. 衰微、衰弱。《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
  3. 应到而未到。如:「缺席」、「缺课」、「缺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