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勤恤(勤卹)qín xù
亦作“ 勤卹 ”。 忧悯;关怀。《书·召诰》:“上下勤恤。”《宋书·裴松之传》:“出为 永嘉 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按,《南史》作“勤卹”。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劳勩服官,以勤恤民隐为事。” ——《漢語大詞典》
忧劳(憂勞)yōu láo
忧患劳苦;忧虑劳苦。《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王者忧劳於上,台鼎顰顣於下,临深履薄,惧祸之及。”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二章:“且人生苟为数十年之生活计,则其维持此生活亦易易耳。曷为其忧劳之度,倍蓰而未有已?” ——《漢語大詞典》
夙夜 sù yè
(1).朝夕,日夜。《书·旅獒》:“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孔 传:“言当早起夜寐。”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是以夙夜思念国家之用,寝而忘寐,飢而忘食。” 唐 柳宗元 《为刘同州谢上表》:“庶当刻精运力,夙夜祗勤,上奉雍熙,旁流愷悌。”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臣愚夙夜忧国,统筹大局,思之至详。”
(2).谓日夜从事。《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无肯早起夜卧以勤国事者。”
(3).古地名。 汉 代称 不夜县 , 新莽 时改称 夙夜县 。故城在今 山东 荣成县 不夜村 。《汉书·王莽传下》:“ 夙夜 连率 韩博 上言。” ——《漢語大詞典》
(2).谓日夜从事。《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无肯早起夜卧以勤国事者。”
(3).古地名。 汉 代称 不夜县 , 新莽 时改称 夙夜县 。故城在今 山东 荣成县 不夜村 。《汉书·王莽传下》:“ 夙夜 连率 韩博 上言。” ——《漢語大詞典》
匪 fěi《國語辭典》
匪 [ fěi ]
名- 形状像箧的方形竹器,可用来盛物。今作「篚」。《说文解字·匚部》:「匪,器似竹箧。」
- 强盗贼寇。如:「土匪」、「盗匪」、「绑匪」。
- 有文彩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通「斐」。
- 不。《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怠 dài《國語辭典》
怠 [ dài ]
形- 松懈、懒惰。如:「怠惰」、「懈怠」。唐·韩愈〈原毁〉:「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 轻慢不庄重。如:「怠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醴酒不设,王之意怠。」
- 疲倦、疲累。如:「倦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