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暗祈顶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宋太宗宋代〕《缘识

中秋旱直至腊月,忧烦情绪不堪说。
暗祈顶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时闻喜处万千家,片逐渐戏风四六花。
寒透衣宽何所思,红炉旋暖酒须夸。
触面来往浑无力,几处人怜几处惜。
想得欢心尽一般,先报田农后稼穑。
呈祥天地共盈怀,白沙拥砌玉为阶。
动静苍生绝灾害,安康四叙压氛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顶戴上玄今日高明瑞雪

暗 àn《國語辭典》

暗 [ àn ]

  1. 不明亮的、光线不足的、黑夜的。如:「暗房」、「阴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宋·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词:「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2. 幽深、阴翳。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昏昧、不明事理。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暗」。
  4. 不让人知道的、不公开的。如:「暗号」、「明人不做暗事。」
  5. 无光泽的。宋·苏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词:「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1. 默不作声的、隐密的。如:「暗杀」、「暗示」、「暗渡陈仓」。唐·韩偓〈无题〉诗:「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三出》:「宠固君心,暗中包藏计狡。」
  1. 不光明。如:「弃暗投明」。
  2. 姓。如元代有暗伯。
  1. 光线变得不明亮。如:「天色已渐渐暗了。」
祈 qí《國語辭典》

祈 [ qí ]

  1. 向神明求福。如:「祈祷」、「祈福」。《说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诗经·周颂·噫嘻·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汉·郑玄·注:「祈,犹祷也,求也。」《礼记·月令》:「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2. 请、求。如:「祈求」、「祈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的,以祈尔爵。」汉·毛亨·传:「祈,求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
  1. 京城千里之地。《诗经·小雅·祈父·序》:「〈祈父〉,刺宣王也。」汉·郑玄·笺:「祈、圻、畿同。」通「圻」、「畿」。
  2. 姓。如晋代有祈嘉,元代有祈望芳。
顶戴(頂戴)dǐng dài
(1).敬礼;感恩。 晋 法显 《佛国记》:“则诣精舍以华香供养。供养已,次第顶戴而去。”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 昱 ( 赵昱 )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顶戴,事为神明。”《封神演义》第九三回:“幸毋过责,不胜顶戴!”《儒林外史》第七回:“ 范进 道:‘门生终身皆顶戴老师高厚栽培。’”
(2).供奉;拥戴。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们蹐跼在牢狱之中还嫌身太自由,你们顶戴着暴君还要贡献羔羊、春酒。”
(3).谓双手持物举过头顶。表示致敬。 唐 元稹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4).谓花朵着生在枝条的顶端。 宋 陈亮 《卜算子·九月十八日寿徐子才》词:“顶戴御袍黄,叠秀金棱吐。仙种花容晚节香,人愿争先睹。” 姜书阁 笺注:“词云‘顶戴’者,言枝上着花也。”
(5).谓头上承物。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他在那长朝殿前班部里摆,你教他把屎盆儿顶戴,兀的不屈沉杀了拜将筑坛臺!”
(6).头戴(帽子)。 郭沫若 《文学革命的回顾》二:“不久之间文学革命的荣冠差不多归了 胡适 一人顶戴。”
(7).承受;继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假如那王孙公子倚傍着祖宗势耀,顶戴着先人积攒下的钱财,不知稼穡,又无甚事业,只图快乐,落得受用,却不知乐极悲生,也终有马死黄金尽的时节。”
(8).犹顶替。谓以此代彼。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这都是 王枢密 、 王枢密 的计策,故意教 谢金吾 、 谢金吾 来拆坏,强把着 宋真宗 、 宋真宗 来顶戴。”
(9). 清 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依顶珠品质、颜色的不同而区分官阶大小。也称“顶子”、“顶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 桂花 带了土老儿到京城里去,居然同他捐了一个二品顶戴的道臺。”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 满洲 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老舍 《神拳》第四幕:“我,头品顶戴,三眼花翎,给你请安啦!”参阅《清史稿·舆服志二》。  ——《漢語大詞典》
上玄 shàng xuán
(1).上天。《文选·扬雄〈甘泉赋〉》:“惟 汉 十世,将郊上玄。” 李善 注:“上玄,天也。”《周书·王悦传》:“ 梁 主内亏刑政,外闕藩篱,匹夫攘袂,举国倾覆。非直下民离心,抑亦上玄所弃。”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为川主修周天醮词》:“上愿国祚遐长,圣朝寧泰……三光顺度於上玄,万类繁昌於下土。”
(2).道家称人的心脏为上玄。《黄庭内景经·肾部》:“中有童子冥上玄。” 梁丘子 注:“心为上玄,上玄幽远,气与神连,故言冥上玄。”  ——《漢語大詞典》
穹 qióng《國語辭典》

穹 [ qiōng ]

  1. 穷尽。《说文解字·穴部》:「穹,穷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唐·孔颖达·正义:「故穹为穷,言穷尽塞其窟穴也。」
  1. 高大。如:「穹石」。《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2. 深。《文选·班固·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
  3. 中间隆起四边下垂的样子。《周礼·冬官考工记·韗人》:「穹者三之一。」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穹)​谓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
  1. 天空。如:「苍穹」、「清穹」。唐·李白〈暮春于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手弄白日,顶摩青穹。」

穹 [ ​qióng ]

  1. (一)​之又音。
今日 jīn rì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漢語大詞典》
高明 gāo míng
(1).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 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 吕延济 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
(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 注:“高明,谓日月也。”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 宋 曾巩 《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
(3).高而明亮;高爽敞亮。《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 南朝 齐 谢朓 《歌黄帝》:“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广榭崇臺,时令著高明之宅。”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
(4).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臺榭,居高明。”
(5).指显贵者。《书·洪范》:“无虐煢独,而畏高明。” 孔 传:“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 孔颖达 疏:“高明,谓贵宠之人。”《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 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6).指显贵。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忠 愈恨 燮 ,然惮其高明,不敢害,出为 汉阳 太守。”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畏子高明,痛子憔悴。” 清 曾国藩 《原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7).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匽皇后传》:“ 博园匽贵人 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清 龚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8).指崇高明睿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韦昭 注:“高明昭显,谓明德之臣。”《云笈七籤》卷九:“抑絶高明,嫉害胜己。” 续范亭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也愿意在此佳节,聊进一解,质之高明,并作为我国革命之借镜。”
(9).谓见解或技术高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这等一位高明人,难道连那‘瑶草无尘根’的这句话也不晓得?” 胡适 《吴敬梓传》:“《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 刘半农 《〈扬鞭集〉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
(10).对人的敬词。《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近持悃愊,进叩高明,荷温教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11).谓性格高亢爽朗。《后汉书·王龚传》:“ 蕃 性气高明,初到, 龚 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  ——《漢語大詞典》
降 jiàng/xiáng《國語辭典》

降 [ jiàng ]

  1. 从上落下。如:「降雨」、「下降」、「迫降」、「喜从天降」。
  2. 尊贵人物莅临、光临。如:「降驾」、「光降」。《文选·潘岳·藉田赋》:「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
  3. 赐予、给予。如:「降福」、「降罪」。《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4. 压低、贬抑。如:「降级」、「降职」、「降低」、「降价」、「降格以求」。

降 [ xiáng ]

  1. 屈服、服从。如:「投降」、「宁死不降」。《春秋·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 郕,郕降于齐师。」
  2. 制服、驯服。如:「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三:「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瑞雪 ruì xuě
应时好雪。以能杀虫保温,多视为丰年的预兆,故称。 南朝 陈 张正见 《玄圃观春雪》诗:“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明 茅维 《闹门神》:“只见瑞雪飘遥,罡风淅沥。”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画图!”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