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暮色层层迷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许禧身清代〕《念奴娇·和徐花农侍郎秋雨骤寒书感作

小窗秋夜,听阶前风雨,声声落叶。天际孤帆疏柳外,水浪拍堤如雪。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回首成凄咽。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

最怜昨岁干戈,洞庭波沸,满地多荆棘。暮色层层迷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感慨悲歌,断肠词调,不忍论畴昔。曲栏凭尽,淞滨权作羁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暮色层层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暮色 mù sè
傍晚昏暗的天色。 南朝 宋 鲍照 《幽兰》诗之一:“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恩颜。”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迴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当太阳更往下沉落时,平川和它中间的一道小溪被荫蔽在深沉的暮色中。”  ——《漢語大詞典》
层层(層層)céng céng
(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漢語大詞典》
迷 mí《國語辭典》

迷 [ mí ]

  1. 困惑、惑乱。如:「财迷心窍」。《易经·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
  2. 媚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
  3. 分不清方向。如:「迷路」。《左传·哀公二年》:「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宵迷。」
  4. 沉醉、陶醉。如:「著迷」、「入迷」、「沉迷」。
  1. 分辨不清、令人困惑的。如:「迷途」、「迷宫」。
  2. 心中昏乱、意识模糊。如:「意乱情迷」。
  1. 心醉于某种事物的人。如:「影迷」、「球迷」、「歌迷」。
远岫(遠岫)yuǎn xiù
远处的峰峦。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宋 曾巩 《池上即席送梁况之赴宣城》诗:“远岫烟云供醉眼,双谿鱼鸟付新诗。” 明 文徵明 《病中怀吴中诸寺·天王寺寄南洲》诗:“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弔荒宫上小丘。”  ——《漢語大詞典》
一望 yī wàng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漢語大詞典》
千山 qiān shān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漢語大詞典》
重叠(重疊,重曡)chóng dié
亦作“ 重曡 ”。亦作“ 重迭 ”。
(1).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形容多。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吾惧富贵重曡,若再实,木根必伤也。” 宋 梅尧臣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诗:“殷勤胜菖叶,重曡为农时。”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四时中惟有春三月,光阴富贵,景物重叠。” 清 梦麟 《夜过青浦》诗:“重迭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冰心 《往事(二)》之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
(2).引申为再三。 唐 元稹 《赛神》诗:“主人中罢舞,许我重叠论。”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冀其可厚赂和解,勉諭重叠。”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卫公 惊喜垂涕,曰:‘大门官,小子岂敢当此荐拔?’寄谢重迭。”
(3).重复;雷同。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帝王运兆下·乾德名年》:“ 建隆 末将改年号,宣示宰臣,择前代所未用者,不得重曡。”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