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应缘上洛,寄名李氏。

释德洪宋代〕《大达国师无业公画像赞

以如是观,觉知见闻。性等太虚,卓然而存。示其身世,如空忽云。

应缘上洛,寄名李氏。在龆龀中,俨大乘器。坐必跏趺,行必直视。

十二落发,二十受具。能于诸佛,放身命处。解衣盘礴,从容笑语。

江西指佛,即心最的。初亦不然,回首乃识。如眼照物,了證无惑。

燕坐并汾,声动天壤。有所问诘,戒莫妄想。两朝致敬,累召不往。

终不得已,别道以行。盖视死生,洞若户庭。出入去来,物莫能撄。

众生拘囚,如蝇唾污。公如香象,卓立回顾。摆坏缰锁,自在而去。

公之所养,一至于兹。人英僧杰,龙章凤姿。谥曰大达,宪穆之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应缘上洛寄名李氏

应缘(應緣)yìng yuán
犹言大概是。 宋 徐铉 《柳枝词》:“应缘鶯舌多情赖,长向 双成 説翠条。”
犹攀附。《宋史·徽宗纪一》:“党人子弟毋得擅到闕下,其应缘趋附党人罢任在外指射差遣及得罪停替臣僚,亦如之。”  ——《漢語大詞典》
上洛
雒同战国策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于魏魏不与上又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西河之外洛 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半秦祸如此其大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东汉书地理志弘农郡县上洛注禹贡雒水出冢领山 北至巩入河郡晋书索綝传以功封上洛郡公食邑万户瓠宋书州 志见北商下 魏书蛮传蛮之种类盖盘之后其来自久习俗叛服前史具之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西北史齐高祖纪天平三年十二月丁丑神武自晋阳 讨遣兼仆射行台汝阳王暹司徒高昂等趣上洛大都督窦泰入自潼关鄙宋史地理志商州望上洛郡军事 竹书纪年见南 下 水经洛水出京兆上洛县欢举山隐又注楚水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 于楚山即此山也  ——《骈字类编》
寄名 jì míng
(1).旧时迷信,为求孩子长命而认他人为义父母,用其姓氏命名;或拜僧尼为师而不出家,谓之寄名。 清 黄生 《义府·寄名》:“今俗有生子不利,而寄名於他人者。其事已起 汉 世。按《后汉·何后纪》:后生 辩 ,养於 史道人 家,号曰 史侯 。注云:‘ 灵帝 数失子,不敢正名,寄养道人 史子眇 家’,即其事也。按‘道人’二字亦如此,注谓‘道术之人’。今俗亦有寄名於僧道者。”
(2).犹挂名,列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熊执易 为补闕,上疏极諫,窃示僚友 归登 。 登 惨然曰:‘愿寄一名。雷霆之怒,恐足下不足以独当也。’”《明史·程启充传》:“身不出门閭,而名隶行伍,是谓寄名。” 清 陈梦雷 《东行口占》之一:“籍削寄名归卒伍,魂销凭梦返家园。”
(3).引申为托名,假名。《云笈七籤》卷六:“太玄者, 孟法师 云是 太玄都 也。今为 老君 既隐 太平之乡 ,亦未详此是何所。必非摄跡还本,遣之又遣,玄之又玄,寄名‘太玄’耶?”  ——《漢語大詞典》
李氏
左传肸之宗十一族疏或曰羊舌氏姓李名果有人盗羊而遗其头不敢不受而埋之后盗羊事发辞连李氏李氏掘羊头示之以明已不食唯识其舌存故号曰羊舌氏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