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
辛丑随浮梗,钟陵得盍簪。
潜藩门若市,敛板客如林。
气宇黄陂阔,词源陆海深。
二豪谈正剧,一坐口俱瘖。
诗社初容入,交盟后失寻。
云山千里眼,梦寐八年心。
九陌迎连璧,孤灯话断金。
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
虾菜随宜簇,茅柴取意斟。
行藏更见告,文行互相箴。
愤敌常旁午,忧时半孔壬。
清风晨揖袂,明月夕离襟。
发缆东流岸。回樯倒景岑。
荆江随地卷,蜀道与天侵。
通守诸侯土,专弹百里琴。
长才优拊字,暇日少登临。
隐士隆中卧,羁臣泽畔吟。
青城山郁积,赤壁树阴森。
哀乐归巴曲,兴亡入楚砧。
把杯空吊古,搔首重伤今。
拥户锋车急,开缄诏墨淋。
抬头高拱斗,引手上扪参。
可画安边策,无韬活国针。
寸心丹未了,双鬓白那禁。
顾我伤强矫,从今判陆沉。
磨砻闲笔砚,摹写乱鱼禽。
气反风骚朴,声收郑卫淫。
于伊樵道上,欸乃钓矶阴。
拔茹终无志,弹冠老不任。
潜藩门若市,敛板客如林。
气宇黄陂阔,词源陆海深。
二豪谈正剧,一坐口俱瘖。
诗社初容入,交盟后失寻。
云山千里眼,梦寐八年心。
九陌迎连璧,孤灯话断金。
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
虾菜随宜簇,茅柴取意斟。
行藏更见告,文行互相箴。
愤敌常旁午,忧时半孔壬。
清风晨揖袂,明月夕离襟。
发缆东流岸。回樯倒景岑。
荆江随地卷,蜀道与天侵。
通守诸侯土,专弹百里琴。
长才优拊字,暇日少登临。
隐士隆中卧,羁臣泽畔吟。
青城山郁积,赤壁树阴森。
哀乐归巴曲,兴亡入楚砧。
把杯空吊古,搔首重伤今。
拥户锋车急,开缄诏墨淋。
抬头高拱斗,引手上扪参。
可画安边策,无韬活国针。
寸心丹未了,双鬓白那禁。
顾我伤强矫,从今判陆沉。
磨砻闲笔砚,摹写乱鱼禽。
气反风骚朴,声收郑卫淫。
于伊樵道上,欸乃钓矶阴。
拔茹终无志,弹冠老不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名-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副- (一)1.2.之又音。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 〔~豫〕迟疑不决。
- 〔~疑〕迟疑。
-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动-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目 miàn mù
(1).面孔;面貌。《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泗州 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韩道国 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 丁西林 《一只马蜂》:“﹝ 余小姐 ﹞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2).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王徽之 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 明 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3).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 员 也。”《汉书·王陵传》:“今 高帝 崩,太后女主,欲王 吕氏 ,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 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 宋江 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4).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云长 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漢語大詞典》
(2).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王徽之 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 明 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3).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 员 也。”《汉书·王陵传》:“今 高帝 崩,太后女主,欲王 吕氏 ,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 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 宋江 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4).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云长 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漢語大詞典》
徐 xú《國語辭典》
徐 [ xú ]
副- 缓慢。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 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 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 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動-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 同「復 」(一)。
复 [ fòu ]
- 同「復 」(二)。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声音(聲音)shēng yīn
(1).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礼记·乐记》:“乐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人之道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七:“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清 李渔 《巧团圆·默订》:“你看卧房门啟,想是 曹小姐 听见声音,知道小生在此,又出来探望了。”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全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
(2).古指音乐、诗歌。《礼记·乐记》:“声音之通,与政通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沉鳞可动之以声音,机石可感之以精诚。”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裴公 ﹞喜博弈,知声音。”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 鲁山 , 秦 人也,喜儒,嗜声音。”
(3).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 唐 姚揆 《秋日江东晚行》诗:“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辨附语》:“世有附语者,多婢妾贱人,否则衰病不久当死者也,其声音举止,皆类死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在舱中,听得船头説话,是 淮安 声音,与贼头 陈小四 一般无二。”
(4).比喻意见、论调。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魏巍 《壮行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这不是有闲阶级、士大夫之流的声音吗?” ——《漢語大詞典》
(2).古指音乐、诗歌。《礼记·乐记》:“声音之通,与政通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沉鳞可动之以声音,机石可感之以精诚。”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裴公 ﹞喜博弈,知声音。”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 鲁山 , 秦 人也,喜儒,嗜声音。”
(3).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 唐 姚揆 《秋日江东晚行》诗:“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辨附语》:“世有附语者,多婢妾贱人,否则衰病不久当死者也,其声音举止,皆类死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在舱中,听得船头説话,是 淮安 声音,与贼头 陈小四 一般无二。”
(4).比喻意见、论调。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魏巍 《壮行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这不是有闲阶级、士大夫之流的声音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