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乾坤 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
两间(兩間)liǎng jiān
谓天地之间。指人间。 唐 韩愈 《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愿彊於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诸夏,闻於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陈赓 《宣宗挽词》:“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时节立朝纲当辩姦,我这里正气漫漫塞两间。” 鲁迅 《集外集·题〈徬徨〉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 ——《漢語大詞典》
一亭
金 雷渊 题黄华江皋烟树二首 其二 江山万里眼,一亭略约之。 ——《骈字类编》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立人 lì rén
(1).立身,做人。《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果两仪罔託,亦何取於立人。”
(2).扶持、造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人中。指人的上唇之上正中凹下的部分。《释名·释形体》:“鼻下曰立人,取立於鼻下,狭而长似人立也。”
(4).汉字“人”作偏旁时写作“亻”,称立人。 宋 姜夔 《续书谱·位置》:“假如立人、挑土、田、王、衣、示一切偏旁,皆须令狭长,则右有餘地矣。” ——《漢語大詞典》
(2).扶持、造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人中。指人的上唇之上正中凹下的部分。《释名·释形体》:“鼻下曰立人,取立於鼻下,狭而长似人立也。”
(4).汉字“人”作偏旁时写作“亻”,称立人。 宋 姜夔 《续书谱·位置》:“假如立人、挑土、田、王、衣、示一切偏旁,皆须令狭长,则右有餘地矣。” ——《漢語大詞典》
自下 zì xià
(1).谦逊退让,敬重他人。《晏子春秋·杂上五》:“今者,妾见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唐 韩愈 《答冯宿书》:“故至此已来,剋己自下,虽不肖人至,未尝敢以貌慢之。” 明 文徵明 《侍御陈公石峰记》:“苟为自下,则非有越人之才者不能。”
(2).犹其下。《后汉书·殇帝纪》:“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后汉书·袁术传》:“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紈,厌粱肉,自下飢困,莫之简卹。” ——《漢語大詞典》
(2).犹其下。《后汉书·殇帝纪》:“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后汉书·袁术传》:“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紈,厌粱肉,自下飢困,莫之简卹。” ——《漢語大詞典》
酬答 chóu dá
亦作“ 酬荅 ”。亦作“醻答”。亦作“酧答”。
(1).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2).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3).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漢語大詞典》
(1).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2).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3).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漢語大詞典》
功 gōng《國語辭典》
功 [ gōng ]
名- 勋劳。如:「立功」、「歌功颂德」。《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 事情、工作。如:「功亏一篑」。《史记·卷八二·田单传》:「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北史·卷一一·隋高祖文帝本纪》:「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役功不过二十日,不役者收庸。」
- 成效。如:「事半功倍」、「徒劳无功」。《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成就、事业。如:「丰功伟业」。《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 工夫。如:「用功」、「练功」。唐·韩愈〈答殷侍御书〉:「一来应举,事随日生,虽欲加功,竟无其暇。」
- 一种丧服。参见「功服 」条。
- 物理上称施于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施力方向所移动距离的乘积为「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