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朝会(朝會)cháo huì
谓诸侯、臣属及外国使者朝见天子。《史记·殷本纪》:“ 汤 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南史·褚裕之传》:“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然﹝建都﹞所贵於中者,取其便朝会耳。” 刘师培 《文说》:“记贡纳,必饰百牢;叙朝会,必称万国。” ——《漢語大詞典》
俨 ( 儼 ) yǎn
俨 [ yǎn ]
- 恭敬,庄重:~雅。~然(➊庄严的样子,如“望之~~”;➋整齐的样子,如“屋舍~~”;➌很像真的,如“~~是个大人”)。
威 wēi《國語辭典》
威 [ wēi ]
名- 尊严。如:「威仪」、「威信」、「威严」。《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辽史·卷七四·韩知古传》:「捐弃旗鼓,损威辱国。」
- 权势,能压服别人的力量。如:「发威」、「示威」。《商君书·去彊》:「刑生力,力生彊,彊生威。」《隋书·卷七○·李密传》:「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
- 姓。如清代有威应洪。
- 震慑。如:「声威天下」。《易经·系辞下》:「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 以声势或武力逼迫他人。如:「威胁」、「威吓」。
备 ( 備 ) bèi
备 [ bèi ]
-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
-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
- 设备:设~。装~。军~。
司 sī《國語辭典》
司 [ sī ]
动- 掌管。如:「职司」、「司仪」、「各司其事」。《文选·陆机·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 中央机关各部以下的组织单位。如:「外交部礼宾司」、「教育部社会教育司」。
- 姓。如宋代有司超。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名-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 姓。如汉代有常惠。
-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建 jiàn《國語辭典》
建 [ jiàn ]
动- 成立、树立、设置。如:「建功」、「建业」、「建校」、「建国」。唐·柳宗元〈封建论〉:「予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 兴工制造。如:「建屋」、「建桥」。《文选·张衡·东京赋》:「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
- 封立、封赐。《诗经·鲁颂·閟宫》:「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
- 提出意见。如:「建议」。《汉书·卷五一·邹阳传》:「爰盎等皆建以为不可。」《隋书·卷五六·张衡传》:「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 姓。如汉代有建公。
九旗(九旂)jiǔ qí
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 晋 潘岳 《藉田赋》:“玉輅鸣鸞,九旗扬旆。” 唐 张荐 《唐享文太子庙乐章·送神》:“三献具举,九旗将旋。”
九旂:指各式军旗。 南朝 梁元帝 《次建业诏》:“先次 建业 ,行实京师,然后六军遄征,九旂扬斾。”参见“ 九旗 ”。 ——《漢語大詞典》
九旂:指各式军旗。 南朝 梁元帝 《次建业诏》:“先次 建业 ,行实京师,然后六军遄征,九旂扬斾。”参见“ 九旗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