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清影一帘秋澹荡,任渠艳冶斗春开。

朱熹宋代〕《题程烨程燧兄弟双桂书院

君家构屋积玉堆,两种天香手自栽。清影一帘秋澹荡,任渠艳冶斗春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清影一帘澹荡艳冶春开

清影 qīng yǐng
清朗的光影;月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之二:“亙壑躡丹虹,排云弄清影。” 宋 张先 《相思儿令》词:“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其( 杨咏泰 )诗云:‘……书完含笑顾清影,一刻千秋此俄顷。携儿挈女完所天,长别金闺藏金井。’”  ——《漢語大詞典》
一帘(一帘)
元 刘秉忠 有怀遂长老四首 其四 堂上笙歌醉耳红,牡丹香散一帘风。
元 刘因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楼 独倚危阑数鬓毛,一帘轻燕晚凉高。
金 吕中孚 雪 炉火已残灯未烬,一帘疏竹白萧萧。
元 王恽 洛中吟 读罢适然清兴远,一帘花影晓光红。
宋 黄庚 至后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骈字类编》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 姓。如清代有秋瑾。
  1.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澹荡(澹蕩)dàn dàng
(1).犹骀荡。谓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宋 朱淑真 《西江月·春半》词:“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2).犹放达。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頽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诗:“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漢語大詞典》
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任 [ rèn ]

  1.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
  2. 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
  3. 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
  1.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
  2. 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
  3. 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
  4. 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
  5. 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
  1.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

任 [ rén ]

  1.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
  1. 姓。如汉代有任尚。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1.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2. 姓。如漢代有渠參。
  1.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1.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2. 參見「[[渠渠]]」條。
艳冶(豔冶)yàn yě
亦作“艷冶”。
(1).艳丽妖冶。多形容女子容态。 南朝 梁 庾肩吾 《长安有狭斜行》:“少妇多艳冶,花鈿繫石榴。”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李娃 ﹞明眸皓腕,举步艳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董年 , 秦淮 絶色,与 小宛 姊妹行;艳冶之名,亦相頡頏。”
(2).指美女。 唐 吴少微 《怨歌行》:“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羣艳冶纷来陈。”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只疑洞府神仙,非是人间艳冶。”
(3).谓物之美丽鲜明。 五代 齐己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因仍歷 五代 ,秉笔多艳冶。” 明 贾仲名 《升仙梦》第四折:“你看这里那桃柳,开的好艳冶也呵!”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唐花》:“凡卖花者,谓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餽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冶,尽在一堂,故又谓之堂花也。” 冰心 《寄小读者》七:“岸上四围的树叶……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  ——《漢語大詞典》
斗 ( 鬥 ) dǒu/dòu《國語辭典》

斗 [ dǒu ]

  1.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十升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紅樓夢·第四二回》:「如今這一個裡頭裝 了兩斗御田粳米。」
  2. 酒器。《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斗。」《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3. 形狀像斗的器具。如:「漏斗」、「熨斗」、「米斗」、「菸斗」。
  4. 星座名:➊ ​ 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有六顆星,通稱為「南斗」。➋ ​ 北斗七星。
  5. 圓形的指紋。參見「斗箕」、「斗紋」等條。
  6. 姓。如宋代有斗蓋。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比喻小。如:「斗室」、「斗城」。
  2. 比喻大。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至如牽鉤壯氣,斗膽豪心。」
  3. 險峻、陡峭。《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閩遊日記》:「蓋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線為暗磴,百丈為明梯。」通「陡」。
  1. 驟然、突然。唐·韓愈〈答張十一功曹〉詩:「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春开(春开)
李绅寒松赋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应李峤寒食清明早赴王门诗槐烟乘晓散榆火 春开到白居易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申贺诗彤襜经宿 绛帐及春开 欧阳修游石子涧诗泉落断崖逢壑响花藏深崦过春开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