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薪 xīn《國語辭典》
薪 [ xīn ]
名- 柴草、柴火。如:「杯水车薪」、「卧薪尝胆」、「釜底抽薪。」
- 工作的酬金。如:「月薪」、「年薪」、「底薪」。
斧 fǔ《國語辭典》
斧 [ fǔ ]
名- 砍物的工具。《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古代杀人用的兵器或刑具。《文选·班彪·王命论》:「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聊斋志异·卷一·青凤》:「倘宥凤也,刀锯𫓧钺,小生愿身受之。」
- 以斧砍物。汉·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聊斋志异·卷八·小翠》:「公怒,斧其门。」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名-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参 ( 參 ) cān/shēn/cēn/sān《國語辭典》
参 [ sān ]
名- 三的大寫。
造化 zào huà
(1).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晋 张协 《七命》:“功与造化争流,德与二仪比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窃谓心居中虚,治五官,心当属土;肺在上为华盖,庇覆五臟,当属火;始应天地造化。” 清 恽日初 《观王石谷画山水图歌》:“灵想寂与造化通,幽襟独写溪山照。” 柔石 《二月》十七:“他死了!造化是没有眼睛的,否则,见到妇人如此悲伤的情形,会不动他底心么?”
(2).创造化育。《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明於阴阳所以造化,习於先圣之道业,然而文采未极,岂惑虖当世之务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夫陶冶造化,莫灵於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天地中造化,难晓难参。”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俯仰在天地之间呼吸乾元,造化的精神在我胸中濆涌!”
(3).福份;幸运。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折:“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 清 顾禄 《清嘉录·行春》:“观者如市,男妇争以手摸春牛,谓占新岁造化。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著。’”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反正戏票是先派出去的,咱们唱好了,是他们的造化;唱不好,活该!”
(4).指使得福。《西游记》第九八回:“这番造化了 八戒 ,便宜了 沙僧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父命讨饶,怎敢不遵。只是造化了这畜生!” 吴组缃 《山洪》三三:“嚯嚯!那个一仓一仓的!都造化 日本 人发财去了吧?” ——《漢語大詞典》
(2).创造化育。《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明於阴阳所以造化,习於先圣之道业,然而文采未极,岂惑虖当世之务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夫陶冶造化,莫灵於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天地中造化,难晓难参。”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俯仰在天地之间呼吸乾元,造化的精神在我胸中濆涌!”
(3).福份;幸运。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折:“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 清 顾禄 《清嘉录·行春》:“观者如市,男妇争以手摸春牛,谓占新岁造化。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著。’”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反正戏票是先派出去的,咱们唱好了,是他们的造化;唱不好,活该!”
(4).指使得福。《西游记》第九八回:“这番造化了 八戒 ,便宜了 沙僧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父命讨饶,怎敢不遵。只是造化了这畜生!” 吴组缃 《山洪》三三:“嚯嚯!那个一仓一仓的!都造化 日本 人发财去了吧?” ——《漢語大詞典》
权 ( 權 ) quán
权 [ quán ]
-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
- 有利的形势:主动~。
-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
- 暂且,姑且:~且。
- 秤锤:~衡。
- 衡量,估计:~其轻重。
- 姓。
发祥(發祥)fā xiáng
(1).显现吉利的征象。《诗·商颂·长发》:“濬哲维 商 ,长发其祥。” 郑玄 笺:“深知乎维 商 家之德也,久发见其禎祥矣。” 汉 班固 《典引》:“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辰精感运,昴灵发祥。”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天惟发祥,地不爱寳,嘉禾擢质,灵草抽英。”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天兆厥昌,惟桂发祥。”
(2).谓帝王生长、创业。 晋 傅咸 《桑树赋》:“惟皇 晋 之基命,爰於斯而发祥。”《南齐书·祥瑞志序》:“夫流火赤雀,实纪 周 祚,雕云素灵,发祥 汉 氏。”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宫殿规制》:“此宫( 啟祥宫 )乃 献皇帝 发祥之所,原名 未央宫 。”《清史稿·礼志五》:“ 盛京 根本重地,发祥所自,后世不可不躬亲閲歷。”
(3).泛指开始建立基业或兴起。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鬼灵相墓术》:“墓前午上,一潭水甚佳,然其家子弟,若有乘马坠此潭,几至不救者,即是吉地,而发祥自此始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彭期生》:“ 庐陵 是 文文山 发祥生长之地。” 闻一多 《龙凤》:“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 夏 民族与 殷 民族……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 上海 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 ——《漢語大詞典》
(2).谓帝王生长、创业。 晋 傅咸 《桑树赋》:“惟皇 晋 之基命,爰於斯而发祥。”《南齐书·祥瑞志序》:“夫流火赤雀,实纪 周 祚,雕云素灵,发祥 汉 氏。”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宫殿规制》:“此宫( 啟祥宫 )乃 献皇帝 发祥之所,原名 未央宫 。”《清史稿·礼志五》:“ 盛京 根本重地,发祥所自,后世不可不躬亲閲歷。”
(3).泛指开始建立基业或兴起。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鬼灵相墓术》:“墓前午上,一潭水甚佳,然其家子弟,若有乘马坠此潭,几至不救者,即是吉地,而发祥自此始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彭期生》:“ 庐陵 是 文文山 发祥生长之地。” 闻一多 《龙凤》:“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 夏 民族与 殷 民族……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 上海 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 ——《漢語大詞典》
瑞 ruì《國語辭典》
瑞 [ ruì ]
名- 古代用玉做成的信物,诸侯持以朝祭或作为符节。《说文解字·玉部》:「瑞,以玉为信也。」
- 吉祥的征兆。《镜花缘·第八三回》:「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 吉祥的。如:「瑞兆」、「瑞云」。唐·杜甫〈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名-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 姓。如汉代有若章。
-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剖符 pōu fú
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战国策·秦策三》:“ 穰侯 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於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遂与剖符为 韩王 ,王 潁川 。” 明 皇甫汸 《过武城言子祠作》诗:“剖符辞帝京,腰章宰名 赵 。” ——《漢語大詞典》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动-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 姓。如汉代有然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