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

王立道明代〕《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野树苍苍夕晖天门西望翠华

野树(野樹)yě shù
生长于野外的树木。 明 何景明 《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诗之二:“野树斜侵郭,河流曲抱城。” 清 汤斌 《送李子德奉旨归养》诗:“关河落照乡山逈,驛路鸣蝉野树深。”  ——《漢語大詞典》
苍苍(蒼蒼)cāng cāng
(1).深青色。《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史记·天官书》:“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名曰监德。色苍苍有光。”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山前 江 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这碧绿苍苍的 伊犁河 水呀,到了阳春时节你也会飘浮着 乌孙山 的花瓣、荡漾着 乌孙山 的芳香吧。”
(2).指天。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 玉皇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杨公完偶》:“告苍苍,愿他筹添海屋,福祉似川长。”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然吾今生虽抱百忧,又奚可申诉於婴婴婉婉者之前?唯苍苍者知吾心事耳。”
(3).茂盛;众多。《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毛 传:“苍苍,盛也。”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二:“太谷何寥廓,山树鬱苍苍。”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4).灰白色。《北齐书·卢文伟传》:“ 询祖 初闻此言,实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鬢,差以自安。”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鬢苍苍十指黑。”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四家邻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5).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 五代 齐己 《送人润州寻兄弟》诗:“閒游登 北固 ,东望海苍苍。” 明 沈采 《千金记·解散》:“俺只见四野苍苍,又只见银河朗朗,当此景教人真可伤。” 杨朔 《海天苍苍》:“﹝他﹞向着海天苍苍的深处远航而去。”
(6).迷茫。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雾笼笼而带树,月苍苍而架林。” 唐 韦应物 《登乐游庙》诗:“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明 何景明 《与贾郡博宿夜话》诗:“苍苍季冬夕,悄悄昆虫闭。”  ——《漢語大詞典》
散 sàn/sǎn《國語辭典》

散 [ sàn ]

  1. 分离。如:「分散」、「离散」、「烟消云散」。
  2. 分布、撒出。如:「散播」、「散发」、「天女散花」。
  3. 排遣、抒发。如:「散闷」、「散心」。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4. 解雇、解职。如:「遣散」。
  5. 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散 [ sǎn ]

  1. 不自约束的。如:「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唐·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
  2. 零碎、不紧凑。如:「散工」、「散沙」。
  3. 闲逸。如:「闲散」、「散官」。
  4. 杂乱、没有规则。如:「散乱」。《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1. 分开、解体。如:「队伍散了」、「头发散了」。
  1. 药粉。如:「胃散」、「药散」、「消暑散」。
  2. 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夕晖(夕暉)xī huī
日暮前余辉映照;夕阳的光辉。 唐 韦应物 《送别河南李功曹》诗:“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暉。” 前蜀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诗:“故国饶芳草,他山掛夕暉。” 宋 秦观 《晚出左掖》诗:“金爵觚稜转夕暉,翩翩宫叶堕秋衣。” 陈毅 《淮河晚眺》诗:“柳岸沙明对夕暉,长天 淮 水鶩争飞。”  ——《漢語大詞典》
天门(天門)tiān mén
(1).天机之门。指心。《庄子·天运》:“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成玄英 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心也。”
(2).指鼻、口或天庭。《老子》:“天门开闔,能无雌?” 河上公 注:“天门,谓北极紫微宫……治身,天门,谓鼻孔。”按, 朱谦之 校释以为“无雌”当作“为雌”。《黄庭内景经·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务成子 注:“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
(3).天宫之门。《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淮南子·原道训》:“昔者 冯夷 , 大丙 之御也……经纪山川,蹈腾昆命,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4).指皇宫之门。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天门日射黄金牓,春殿晴曛赤羽旗。”
(5).星名。东方七宿角宿中之两星。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赌博,庄家对面称天门。《老残游记》第十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
(7).草药名。《宋书·谢灵运传》:“寻名山之奇药,越灵波而憩辕。採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  ——《漢語大詞典》
西望
南北朝 何逊 拟轻薄篇 走狗通西望,牵牛亘南直。
唐 张籍 登城寄王秘书建 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
唐 刘庭琦 铜雀台 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
唐 卢肇 别宜春赴举 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
唐 李咸用 投知 西望长安路几千,迟回不为别家难。
唐 赵嘏 代人赠杜牧侍御 郎作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
唐 李群玉 洞庭遇秋 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唐 王炎 葬西施挽歌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
唐 韩琮 京西即事 候骑北来惊有说,戍楼西望悔为文。
元 朱德润 题淮阴梅鼎画蜀山图 西望巴江隔锦官,青泥黄栈细盘盘。
元 曹伯启 夜宿太湖岸 太湖西望如沧溟,木落霜寒波更清。  ——《骈字类编》
翠华(翠華)cuì huá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沈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嵩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