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有事祈神佑,无非仰帝临。

弘历清代〕《耕耤日祭先农坛

有事祈神佑,无非仰帝临。方坛修毖祀,姑洗协元音。

农务将兴候,身先要必钦。况曾艰腊雪,益切望春霖。

三献遵伊古,四推匪自今。黄云落土雨,踧踖惴弥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有事神佑无非

有事 yǒu shì
(1).犹有司。《书·酒诰》:“ 文王 誥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孔 传:“事,谓下羣吏。” 孔颖达 疏:“正官下治事之羣吏。”《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 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毛 传:“择三有事,有司,国之三卿。”
(2).犹从事。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若其他弟子,则不免学夫子之不厌而已,学夫子之不倦而已,毕竟不知夫子之所学为何物,自己之所当有事者为何事。”  ——《漢語大詞典》
祈 qí《國語辭典》

祈 [ qí ]

  1. 向神明求福。如:「祈祷」、「祈福」。《说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诗经·周颂·噫嘻·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汉·郑玄·注:「祈,犹祷也,求也。」《礼记·月令》:「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2. 请、求。如:「祈求」、「祈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的,以祈尔爵。」汉·毛亨·传:「祈,求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
  1. 京城千里之地。《诗经·小雅·祈父·序》:「〈祈父〉,刺宣王也。」汉·郑玄·笺:「祈、圻、畿同。」通「圻」、「畿」。
  2. 姓。如晋代有祈嘉,元代有祈望芳。
神佑 shén yòu
神灵的保佑。 汉 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勤陈东征,剟擒 三秦 。灵威神佑, 鸿沟 是乘。”  ——《漢語大詞典》
无非(無非)wú fēi
没有文饰、文采。《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 毛 传:“妇人质无威仪也。” 俞樾 《群经平议·诗三》:“非当读为斐。《尔雅·释训》:‘有斐君子。’ 郭 注曰:‘斐,文貌。’《毛诗》作‘有匪君子’。传曰:‘匪,文章貌。’匪与非,《诗》每通用……则非亦可为斐。传( 毛 传)曰:‘妇人质无威仪。’质字正解无斐之义,犹曰无文章无威仪也。”
无一不是;不外乎。《管子·禁藏》:“伍无非其人,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 尹知章 注:“虽伍长亦选能者为之也。”《史记·燕召公世家》:“今王言属国於 子之 ,而吏无非太子者,是名属 子之 ,而实太子用事也。”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那朱紫半期,只不过呼朋引党;这经纶满腹,也无非报怨施恩。” 茅盾 《子夜》九:“我介绍 尚仲礼 到益中去,也无非想和他合作。”  ——《漢語大詞典》
仰 yǎng/áng《國語辭典》

仰 [ yǎng ]

  1. 抬头。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2. 朝上、向上。《淮南子·天文》:「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
  3. 敬慕。如:「敬仰」、「景仰」。《儒林外史·第九回》:「如今若救出杨先生来,这一镇的人,谁不感仰。」
  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置于恳、祈、请之前,表示尊敬,如:「仰恳鉴察」;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如:「令仰遵照」。《通俗编·政治》引孔平仲《谈苑》:「今公家文移,以上临下,皆用仰字。」
  5. 依赖。如:「仰仗」、「仰赖」。《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
  1. 姓。如宋代有仰忻。
帝 dì《國語辭典》

帝 [ dì ]

  1. 天子、君主。如:「称帝」、「先帝」、「三皇五帝」。《战国策·赵策三》:「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
  2. 天神,宇宙的主宰。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左传·僖公十年》:「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
  3. 泛指其他尊贵的神。《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