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见五丁开蜀道,李冰凿离堆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峡中三百六十滩,岂无险过瞿塘者。汉阳李翁业操舟。
来往峡江江上游。甘滩湍急某滩险,篙师敛手长年愁。
石骨粼粼水中起,巨者如峰小如砥。石势所激滩势成,险处在山不在水。
山势一曲江一湾,峡江治水须治山。山险可开石可凿,禹力未到翁心殚。
先凿黑石次乌石,得寸则寸尺则尺。万夫锥凿响不停,坐遗巉岩化衽席。
红石近在彝陵城,山势所触惊涛生。凿石须趁江水落,投书欲与江神盟。
君不见太华巨灵擘,二山夸娥移,异人异事古来有,昔者所闻今见之。
又不见五丁开蜀道,李冰凿离堆,翁心实心力全力,何虑万叠青崔嵬。
开山用煤兼用炭,石痕裂若春冰泮。我意芦灰用更神,能使南山白石烂。
更有青滩与叶滩,与翁努力共随刊。峡江化作平江路,无复人间蜀道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副-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不见(不見)bú jiàn
(1).看不到。《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韩愈 《琴操·拘幽操》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五 wǔ《國語辭典》
五 [ wǔ ]
名- 介於四與六之間的自然數。如:「三、四、五、六……。」大寫作「伍」,阿拉伯數字作「5」。
- 姓。如漢代有五京。
丁 dīng/zhēng《國語辭典》
丁 [ dīng ]
名- 天干的第四位。
- 排列次序的等第。在甲、乙、丙之後,表示第四級,或較差的等級。
- 成年男子。如:「壯丁」、「男丁」、「單丁」。
- 人、人口。如:「添丁」、「幫丁」、「人丁單薄」。《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 》 :「計丁課仗,勿使有闕。」
- 僕役,或指從事某些勞動或職業的人。如:「園丁」、「庖丁」、「家丁」。
-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補丁」、「將小黃瓜切丁。」
- 姓。如漢代有丁令威,清代有丁汝昌。
- 當、遭逢。如:「丁憂」、「丁外艱」、「丁內艱」。
- 壯盛的。如:「丁年」。
- 極少的、極小的。如:「他的身子還很硬朗,一丁點兒毛病都沒有。」
丁 [ zhēng ]
- 參見「丁丁 」條。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蜀道 shǔ dào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 蜀 道,高树隔 昭 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 洪适 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元寿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修 谓 松 曰:‘ 蜀 道崎嶇,远来劳苦。’” 陈毅 《咏三峡》:“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万山间。” ——《漢語大詞典》
李冰 lǐ bīng
中国战国时水利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整理自网络》
凿 ( 鑿 ) záo
凿 [ záo ]
-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 穿孔,挖掘:~孔。~井。~通。
-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
- 明确,真实:~~。证据确~。
离堆(離堆)lí duī
(1).亦作“ 离碓 ”。古地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内 都江堰 。《史记·河渠书》:“ 蜀 守 冰 凿 离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碓﹞古‘堆’字也。” 宋 范成大 《怀古亭》诗题注:“ 怀古亭 在 永康 离堆 之上。 离堆 分 岷江 水,一派溉 彭 蜀 ,而支流道 郫县 以入於 府江 。”
(2).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县 东南。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 閬州 之东百餘里,有县曰 新政 。 新政 之南数千步,有山曰 离堆 。斗入 嘉陵江 ,直上数百尺,形势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嶸而下逥洑,不与众山相属,是之谓 离堆 。” ——《漢語大詞典》
(2).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县 东南。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 閬州 之东百餘里,有县曰 新政 。 新政 之南数千步,有山曰 离堆 。斗入 嘉陵江 ,直上数百尺,形势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嶸而下逥洑,不与众山相属,是之谓 离堆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