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群芳足春意,爱此寒岁丛。

石宝明代〕《孤筠情所托为陈竹坡赋

群芳足春意,爱此寒岁丛。植之兰畹傍,下有流泉通。

主人抱奇志,徙倚兴未穷。琅然叩高节,千古来淇风。

清幽既绝俗,彩凤鸣其中。伟然君子堂,阿阁相玲珑。

新雷起萚龙,春水摇茏葱。素心谅有合,散发池水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群芳春意寒岁

群芳(羣芳)qún fāng
(1).各种花草。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是桃李二物,领袖羣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羣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
(2).喻诸贤士或美人。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览其物之用捨,相羣芳之动植。”《红楼梦》第六三回回目:“寿怡红羣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漢語大詞典》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1.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2.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4.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2.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3.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1.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2. 富裕。如:「富足」。
  1.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2.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3.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1. 过分。参见「足恭 」条。
春意 chūn yì
(1).春天的气象。 南朝 梁 江淹 《卧疾愁别刘长史》诗:“始怀未迴叹,春意秋方惊。” 宋 陈师道 《绝句》:“丁寧鸟语传春意, 白下 门东第几家?”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春天来了,处处有春意。”
(2).两性爱恋的情意。《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四》:“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春意满身扶不起,一双蝴蝶逐人来。”《白雪遗音·马头调·佳期》:“一个是姣羞满面,一个是春意满怀。”  ——《漢語大詞典》
爱 ( 愛 ) ài
爱 [ ài ]
  1.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3. 容易:铁~生锈。
  4.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寒岁(寒歲)hán suì
寒冷的岁月。《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寒岁豕多死,及为怪。” 唐 白居易 《村居卧病》诗之三:“葺庐备阴雨,补褐防寒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五:“贞心耐寒岁,造化不能易。”  ——《漢語大詞典》
丛 ( 叢 ) cóng
丛 [ cóng ]
  1. 聚集,许多事物凑在一起:~生。~聚。~密。
  2. 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草~。~刊。为~驱雀(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祠。
  3.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