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筹笔阵寒徒许国,题鞭句险政伤生。

晁说之宋代〕《次韵十二弟所寄

莫问西临统万城,书签月色落南荣。
远天雁去惊幽梦,近体诗来慰老情。
筹笔阵寒徒许国,题鞭句险政伤生。
敢寻五世蓬莱路,异姓王孙尚避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筹笔许国伤生

筹笔(籌筆)chóu bǐ
运笔筹划。 唐 唐彦谦 《兴元沈氏庄》诗:“江遶 武侯 筹笔地,雨昏 张载 勒铭山。”  ——《漢語大詞典》
阵 ( 陣 ) zhèn
阵 [ zhèn ]
  1.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线。~势。严~以待。
  2. 战场:~地。~亡。冲锋陷~。
  3. 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发。~痛。下了一~雨。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1.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3.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3.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1.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3.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1.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1.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2.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3.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4.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1.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1.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2.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许国(許國)xǔ guó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漢語大詞典》
题 ( 題 ) tí《國語辭典》

題 [ tí ]

  1. 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題,額也。」《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2. 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如:「標題」、「詩題」、「文題」。
  3.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如:「選擇題」、「試題」、「問答題」。
  4. 量詞。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1. 簽署、寫在上面。如:「題名」、「題詩」、「題字」。
  2. 述說。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題他做甚麼?」同「提 」。
鞭 biān《國語辭典》

鞭 [ biān ]

  1. 以鞭子抽打。如:「鞭打」、「鞭屍」。《說文解字·革部》:「鞭,毆也。」《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 一種皮製的長軟器具,用來驅使牲口或打人。如:「馬鞭」、「皮鞭」、「鞭長莫及」。也稱為「鞭子」。
  2. 一種古代的兵器。以鐵打造,有節,無刀刃。如:「鋼鞭」、「竹節鞭」、「三棱鞭」。
  3. 成串的爆竹。如:「鞭炮」。《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兩掛千頭百子旺鞭,放得震地價響。」
  4. 指長條形類似鞭子的物品。如:「教鞭」。
  5. 俗稱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如:「牛鞭」、「鹿鞭」。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今宵洞房花燭夜,試看狀元一條鞭。」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2.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3.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1. 同「勾 」(二)​。

句 [ gōu ]

  1.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2.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3. 搜捕、拘拿。如:「句魂」。
  1. 钩子。如:「钓句」。同「钩 」。
  2.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1.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险 ( 險 ) xiǎn
险 [ xiǎn ]
  1.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风~。冒~。探~。保~。铤而走~。
  2. 可能发生灾难的:~象。~情。~境。~峰。~恶。
  3.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隘。~厄。~固。天~。
  4. 存心狠毒:~毒。阴~。
  5. 几乎,差一点:~胜。~些。
政 zhèng《國語辭典》

政 [ zhèng ]

  1. 政策、法令。《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2. 法则、规则。《荀子·天论》:「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3. 国家公务机关的行政业务。如:「内政」、「财政」、「省政」、「县政」。
  1. 治理。《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2. 文字上的指正,多用为求教的词语。如:「乞政」、「呈政」。
伤生(傷生)shāng shēng
(1).伤害生命。《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臣闻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花月痕》第五回:“盖积劳所以致疾,而久鬱所以伤生。”
(2).妨害活人。《孝经·丧亲》:“三日而食,教民不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丧祭无度,伤生之蠹也。” 隋 王通 《中说·天地》:“古者不以死伤生,不以厚为礼。”
(3).犹杀生。《西游记》第七六回:“师父看见,又説我们伤生,只调柄子来打罢。” 巴金 《秋》三四:“ 张惠如 像对小孩子说话似地哂笑道:‘……我吃素,其实我只是不吃肉,这是因为我不赞成伤生。’”
(4).因活着而感到哀伤。 明 李贽 《焚书·伤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伤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谓死不必伤,唯有生乃可伤耳。勿伤逝,愿伤生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