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圣主尤遐远,朝端择老成。

徐玑宋代〕《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焚罢南坡藁,星华按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尤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会待忠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圣主遐远朝端老成

圣主(聖主)shèng zhǔ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漢語大詞典》
尤 yóu《國語辭典》

尤 [ yóu ]

  1. 怨恨、責怪。《詩經·鄘風·載馳》:「許人尤之,眾穉且狂。」《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
  2. 親近、喜愛。唐·羅隱〈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詩:「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尤。」宋·柳永〈如魚水·帝里疏散〉詞:「共綠蟻,紅粉相尤。」
  1. 更加、格外。《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
  1. 特異。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2. 過失。《詩經·小雅·四月》:「廢為殘賊,莫知其尤。」《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3. 姓。如宋代有尤鶴。
遐远(遐遠)xiá yuǎn
(1).辽远;遥远。亦指遥远的地方。《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霑圣化。” 晋 张华 《情诗》:“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唐 韦应物 《对韩少尹所赠砚有怀》诗:“故人謫遐远,留砚宠斯文。”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惟赖高明之鑑,不投遐远之方。”
(2).久长;久远。《汉书·刘歆传》:“ 汉 兴,去圣帝明王遐远, 仲尼 之道又絶,法度无所因袭。”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总 ( 马总 )既寤,大喜其寿之遐远。” 吴越 钱镠 《投龙文》:“寿龄遐远,眼目光明。”
(3).高深莫测;渺茫。 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神祇遐远,吉凶难明。”
(4).深远;幽深。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序:“昔 阮籍 《咏怀》, 渊明 《饮酒》,寄情遐远,词旨超迈。”  ——《漢語大詞典》
朝端 cháo duān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宋书·王弘传》:“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诗:“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明史·吴时来传》:“ 时来 初以直窜,声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门生故吏,分布朝端。”  ——《漢語大詞典》
择 ( 擇 ) zé/zhái
择 [ zé ]
     ◎ 挑拣,挑选:~取。~优。抉~。~善而从。饥不~食。
择 [ zhái ]
     ◎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菜。~食。
老成 lǎo chéng
(1).年高有德。《后汉书·和帝纪》:“今 彪 聪明康彊,可谓老成黄耇矣。” 李贤 注:“老成,言老而有成德也。”
(2).指年高有德的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彫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日变而不復还。”《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不料那些前辈的老成,渐渐的死去;那些忠厚遗风渐渐的浇漓。”
(3).指旧臣,老臣。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 元祐 开皇极,功归用老成。”《明史·廖纪传》:“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
(4).成年。《北史·程骏传》:“卿尚年幼,言若老成,美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如此过了几时, 伯皋 与他娶了妻,生有一子,指望他渐渐老成,自然收心。”
(5).精明练达;精明强干。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上》:“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如 王猛 、 苻融 ,老成之言也,不听。” 明 陈大声 《新水令·渔隐》套曲:“笑他们干时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堆金的少见识,拜将的多侥倖。” 清 袁枚 《新齐谐·骗人参》:“我又不善择参,可否存此样银於店,命老成伙计,多带上等参,同往主人处,凭其自择,何如?”
(6).稳重;持重。 清 李渔 《怜香伴·随车》:“我老成不作轻佻计。”参见“ 老成人 ”。
(7).老实;规矩。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本分的从来老成,聪俊的到底杂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欲待调他一二句话,碍着他的父亲,同在稍头行船,恐怕识破,装做老成,不敢把眼正覷稍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由此 崑生 亦老成,不作恶謔,於是情好益篤。”
(8).谓辞章功力深厚。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 子山 之诗,綺而有质,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 清 李渔 《怜香伴·闺和》:“诗便和得好,只是末后二句欠老成。”
(9).复姓。古有 老成子 ,著书十八篇。见《汉书·艺文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