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缭 ( 繚 ) liáo
缭 [ liáo ]
- 绕,缠绕:~绕。~乱。
- 用针线缝缀:~缝(fèng )。~贴边。
磴 dèng《國語辭典》
磴 [ dèng ]
名- 石阶。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清·蒋士铨《冬青树·第二九出》:「都认做鬼门关程途幽渺,哪知是俺上青云梯磴逍遥。」
挂 ( 掛 ) guà《國語辭典》
挂 [ guà ]
動- 區別、劃分。《說文解字·手部》:「挂,畫也。」清·段玉裁·注:「古本多作畫者,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淮南子·氾論》:「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縷,手經指挂,其成猶網羅。」
- 謀求。《莊子·漁父》:「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
- 懸吊。《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挂帆席,望濤遠決,冏然鳥逝。」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通「掛」。
- 登記。宋·蘇軾〈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上書挂名豈待我,獨立自可當雷霆。」
- 觸犯、違背。《文選·曹植·責躬詩》:「舉挂時網,動亂國經。」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青樓金蕊先以事挂法,一時交好,無能為之道地。」→「掛」的異體字(04216)
绝壁 jué bì
陡峭的山壁。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晨策寻絶壁,夕息在山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汉水 又东南逕 瞿堆 西,又屈逕 瞿堆 南,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 宋 苏轼 《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 迈 乘小舟至絶壁下。”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时而有开花的山谷,时而有歌唱的溪水,但却不是没有悬崖、绝壁,不是没有恶兽、风险。” ——《漢語大詞典》
孤彴 gū zhuó
独木桥。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之三:“涧柳横孤彴,巖藤架密阴。” 宋 文同 《黄秀才北郊书堂》诗:“繚蹬挂絶壁,孤彴飞遥湾。”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 极,特别地:刀子~快。
-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遥 ( 遙 ) yáo
遥 [ yáo ]
-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湾 ( 灣 ) wān
湾 [ wān ]
- 水流弯曲的地方:河~。
- 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船的地方:海~。港~。
- 使船停住:把船~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